因为课本里的翦伯赞《内蒙访古》,我最早听说世界三大草原之一的呼伦贝尔,是一个特殊的摇篮:历史上的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等,都在这个摇篮里 长大,又都在这里度过青春时代,而且先后从此地向西突破长城,杀进黄河流域,强行进入中国历史,你方唱罢我登台。呼伦贝尔,中国游牧民族历史舞台的后台, 接力赛般传递着梦想、积蓄着力量,并屡屡一鸣惊人。最柔软的草原摇篮,哺育出的居然是一代又一代的强者、硬汉。而成吉思汗除了继承先辈的强硬之外,更是一 个天生的梦想家,把梦做得大到没有边了。当然,他不仅敢想,还敢干。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立足东方、剑指西方,打造出最早的"日不落帝国",版图横跨欧亚两大 洲,幅员广阔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说起中世纪,或者索性说起整个人类历史,最有资格被称作"战斗民族"的,非蒙古人莫属。现代以来,人们常以"战斗民族"来形容俄罗斯,有人说其实这还是得 益于蒙古人的遗传基因,蒙古四大汗国里的钦察汗国,曾侵略并统治俄罗斯两百多年:"初为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领有今额尔齐斯河以西,咸海、里海以北的 地区。1235年(窝阔台汗七年)术赤次子拔都统诸王长子西征,辖地扩大,东起额尔齐斯河,西至多瑙河,南起高加索山,北括斡罗斯。1243年还师后,拔 都留驻封地,在伏尔加河下游建都萨莱城。将咸海东北之地分给其兄斡鲁朵,称白帐汗;将咸海以北之地分给其弟昔班,称蓝帐汗,总领于拔都,拔都为金帐汗。" (卞洪登语)
俄罗斯习惯把遭受蒙古人奴役的两百多年时间称为"鞑靼枷锁",但18-19世纪的学者卡拉姆津唱反调:"莫斯科的强大应该归功于蒙古"。
到了当代,以古米廖夫为代表,又有了所谓的"鞑靼枷锁"并不存在一说:"俄罗斯与蒙古的联合,使俄罗斯在与西方的争斗中,立于不败之地"。克柳切夫斯基和他的学生认为"俄罗斯的统一,蒙古至少有一半功劳"。
另一位欧亚主义哲学家特鲁别茨科伊在《论俄罗斯文化中的图兰成份》中说:"莫斯科要感谢蒙古统治,俄罗斯在占领喀山与阿斯特拉罕后才成为强国。在伊凡沙皇 登基时,俄罗斯宫廷中已有三分之一的人具有蒙古血统,俄罗斯政府制度也是蒙古式的。俄罗斯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东正教蒙古国家。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深受蒙古影 响,有大量蒙古语借字、邮政、税收、服饰也受蒙古影响,军法制度也是跟蒙古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