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一战风云 > 正文

一战战场:最疯狂的新品发布会

时间:2016-04-15 17:41:37        来源:新民周刊微博

而实际上,马克沁自始至终都在英伦三岛上研发自动武器--1891年,第一挺马克沁机枪试装英国军队,1893年后开始陆续装备英国军队,正规军每营装备2挺,取代了英军装备的加特林机枪。至于外销方面,马克沁机枪1888年进入美国和中国;1899年,装备德国装甲部队;1912年装备土耳其军队。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中,各种型号的马克沁机枪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当然,一战时德、英互为敌国,德军新装备的,只能是山寨版的克虏伯-马克沁。

造成"一战"大多数伤亡的,自然是各类枪炮。而坦克的登场,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芝加哥大学荣休教授、美国世界史学家威廉·H。麦尼尔在《竞逐富强 公元1000年以来的技术、军事和社会》中写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些空想家预想了一种全新的军事系统--不仅靠汽油作动力,而且可能超越当时所有陆地军事武器的威力限制。"

1916年9月15日,英军60辆"马克"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战役。这款靠履带行走,能驰骋疆场、越障跨壕、不怕枪弹、无所阻挡的"魔兽",令德军阵地迅速崩溃。该坦克乘员8人,有"雄性"和"雌性"两种。"雄性"装有2门57毫米火炮和4挺机枪,"雌性"则只装5挺机枪。

在索姆河战役当时就惊呆了的德国人,于1916年11月决定--设计自己的坦克。及至1917 年1月,工程师约瑟夫·沃尔默1917 年设计完成了A7V型坦克。这款坦克还采用民转军技术--使用了现成的德国"霍尔特"拖拉机的底盘,于1917年夏天制成样车。随着战事吃紧,以及德国的工业生产能力问题,到战争结束时,德国仅生产了22辆A7V,其中17辆投入战场。而英、法号称共生产了一千余辆坦克。在麦尼尔看来,坦克在一战后期,取得了有限成功,直到1930年代才由德国在波兰和法国的土地上,取得了坦克战的空前效果。

空军的诞生

1911年10月,当意大利上尉皮亚扎驾驶飞机到土耳其军队阵地侦察时,其身后机舱内的加沃蒂少尉,从飞机上向土军阵地扔出了炸弹。

这是意土战争的小小一个环节,却是开创性的一投,昭示着一个时代的到来。在此之前,1903年发明的飞机,在军事上唯有侦察一个用途。

1912年6月27日,鉴于飞机在战争中的表现,意大利决定组建一个航空营,维托里奥·科德罗中校任第一任航空营营长。到了一战爆发,第一次空对空的战斗终于打响--

1914年夏,法国飞行员安德烈驾驶着一架双翼飞机飞往比利时列日一带执行侦察任务;与此同时,德国飞行员汉斯也正驾驶飞机前往马恩河岸执行同样的任务。两架飞机在空中迎面相遇。汉斯按飞行员的规矩绅士般地向对方挥手致意,但安德烈只报以对敌人的藐视与嘲笑,并向汉斯伸出一根小指头。这污辱性的动作令汉斯怒火中烧。报复心促使汉斯立刻调转机头向安德烈猛扑过去,安德烈也不示弱,驾机往回盘旋,并再次向汉斯晃动一个小指头。被惹怒了的汉斯拔枪射击,安德烈也举枪还击,两人在空中斗起了枪法,犹如草原上决斗的骑士。然而他们谁也没有打着谁,双方很快便兴味索然。于是两人干脆挥手告别,各干各的活去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场空战便这样草草收场。直到10月5日,一位法国飞行员用机枪击落了一架德国侦察机,才算第一次有了空中战果。

从1914年 10月到1915年7月,法国飞行员仅击落了8架战机,而且其中7架是用卡宾枪击落的。1915年,德国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装有机枪射击协调装置的飞机,使战斗机的作战能力有了突破性的提高。

到了"一战"中期,从1915年10月开始,协约国和同盟国正式开始争夺前线制空权。1916年,德国开始用飞机轰炸英国。

那时候的双翼甚至三翼螺旋桨飞机,及其活塞发动机的成本相对便宜。由于构造简单使得驾驶也不复杂,由此导致培训飞行员的时间很短。以如今培养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动辄需要几年时间飞行几百个小时来对比,当时的战斗机飞行员培训,只需18个小时飞行时间,就可以独飞并开赴前线了。值得注意的是,在"一战"期间,英、法、德都先后生产了几万架飞机,乃至有生产商暗地里表示--"战争是飞机的催生婆"。当时的空战,战机折损率有时可达到惊人的66%!有的王牌飞行员,一人就曾击落飞机近百架。这些数字在现代空战中都无法复制,亦难以想象。其中误伤比例也很大,因为"一战"方起时,各国的飞机上还没有区别国籍的标志。1914年,法国将红、白、蓝三色组成的圆形帽徽涂装在机翼上,德国人则在右机翼和尾翼上画上黑十字架。此后,各国相继确定自己的机徽,有的还在飞机机身上写有字母和数字,以标示机种和部队番号。英国的机徽是蓝、白、红三种颜色的三重圈。美军的机徽是蓝圈里面一颗白五星,两侧各有一蓝框白底中间加一红色条纹的长方形。"一战"之后,各主要空军都已规定了本国军用飞机的徽记。

航空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另一项重要作战任务是空袭。1917年6月和7月,德国对英国的两次轰炸,使英国政府怒不可遏。1917年8月,英国成立伦敦防空指挥部,包括6个战斗机中队,以及众多高炮和探照灯部队。在对付敌方空袭的办法里,幽默的英国人甚至用上了"洋泡泡"--在伦敦东郊,军方组织了一道气球屏障,将很多气球放到一定高度,气球之间用铁索连接,再从铁索处垂下密密的铁丝,组成一道空中屏障。与"英国人的气球阵"类比,某将军今日所谓多种海带,以阻隔敌方潜艇侦察的办法,看来倒还真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