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在《王太夫人事略》中声称:"中正年十八蓄志东渡习陆军,人有尼之者,先妣则深为嘉许,筹集资斧,力促就道。" 这一说法,与实际情形有出入。"年十八"是1904年。蒋第一次到日本是1906年4月。但同年底就回国了。除"年十八"的时间有误外,关键的一点是,蒋母对其出洋留学的态度,到底是"深为嘉许",还是反对?若干年后蒋回忆此事时,说了实话:当时亲友阻力很大,母亲也不同意,"但事即至此,知余之决心难以挽回,亦只有筹凑经费,允余出洋,以成余志也。" 也就是说,深知儿子性格的蒋母是在十分无奈的情况下勉强同意儿子出洋的。
蒋赴日数月即返,于翌年夏间赴保定,入全国陆军速成学堂。此事在乡民的记忆中,完全是违逆母命的行为。母亲上次反对,是不忍儿子远离,这次反对,是不愿儿子学军事。蒋寻思无计,背着母亲离家出走。 母亲伤心欲绝。蒋后来常常回忆:"尝忆廿一岁,余首次在保定军校而未能假归度年,家中惟母妻2人,未见其孤子在家,乃号泣悲伤乃至不忍食年夜饭,想见当时,先慈念儿之情景,更不忍为怀矣。"
母亲去世以后,蒋常在日记中反省自己性情"凶暴",任性使气,说由于自己对母亲"不顺", 气得母亲致病,悔恨莫及。
除了玩劣任性对母亲"不顺"外,在婚姻家庭方面,蒋也自感对母亲"不孝"。蒋介石15岁时,在母亲的安排下,与大自己5岁的毛福梅结婚。蒋母之所以要让蒋"早为完娶",主要基于蒋氏家族"门祚式微"的考虑。 蒋介石的祖父辈有兄弟三人,其中一房"断子",一房"绝孙"。蒋介石祖父一支虽然传承下来,但也人丁不旺。蒋介石有一同父异母的哥哥蒋介卿,还有一同父同母的弟弟蒋瑞青。但哥哥过继给了堂伯父,弟弟4岁就夭折了。蒋介石自称"中正独奉玉表公(祖父)祭祀"。也就是说,蒋介石是其祖父、父亲唯一的香火传人。蒋母让他早为完娶,无疑希望早抱孙子,多抱孙子,使蒋家人丁兴旺。但蒋毛婚后8年才生经国,令盼孙心切的母亲望眼欲穿。蒋称:"幸于二十三岁时经国产生,乃得含饴弄孙,稍宽其怀,余亦略得告慰于慈母矣。" 细析蒋的用语,"幸于"、" 稍宽"、" 略得"三词,在在体现他这一问题上的微妙心态。
更令母亲失望的是,经国之后,毛氏再无生育。1915年纳妾姚冶诚,亦无所出。蒋母十分宠爱小儿蒋瑞青。在小儿子死去21年之后,蒋母不仅为其冥婚,且为之立嗣。蒋母硬逼着蒋介石将唯一的儿子经国过继给死去的弟弟。蒋介石很不情愿,但"不忍重违母命,以伤骨肉之至情,不获已,仍以长子经国嗣之。" 蒋介石收养蒋纬国,也是无奈之下的选择。因为将经国过继给弟弟后,只好收养纬国"以继承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