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既想维护宗主关系、又想"以夷制夷",这一思路在建立条约体系的过程中并不顺利,美国坚决反对在条约中加入"朝鲜是中国属国,但内政自主"的条款。无奈之下,只能采取变通做法,在条约签订之后,以朝鲜国王的名义给美国总统发送照会,声明"属国自主"的内容,但这样的单方面声明,其在国际法中的地位和效力大成问题。
"壬午兵变"起义士兵与日本人交战情景
1882年的"壬午兵变"中,大清出兵"维和",将侵夺了国王权力的大院君逮捕回天津软禁。从此,中国开始在朝驻军,重申"朝鲜永列藩封",获得领事裁判权和海关监管权,帮助朝鲜训练新军、开展"洋务运动",加强了宗主国的权力。中国还像列强一样,在仁川等港口城市设立租界,大批华商开始进入朝鲜。随军驻扎朝鲜的张謇,提出了《朝鲜善后六策》,主张废除朝鲜王国,设置郡县,纳入中国版图;朝鲜大院君也秘密建议,中国应效仿元朝,在朝鲜设行省、派监国。李鸿章看了张謇的建议,痛斥其"多事"。
最终中国依然采用将朝鲜问题国际化、中立化的"和平发展"政策,吞噬了自己本来充裕的外交回旋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