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海空军装备序列中,轰-6是一款堪称中流砥柱的机型,自60年代末加入空军后,至今已有60多个年头。在此期间,轰-6扔过核弹,也炸过河冰,既是第一批巡航南沙的军机,也是目前海军反航母的主力,可以说服役以来鞠躬尽瘁,也立下累累功勋。虽然最近几年轰-20的关注热度飙升,轰-6的光芒似乎有些黯淡,但凭借在我国轰炸机领域开创性的历史地位,以及由此培养造就的装备、人才体系,仍然足以成为国产空中装备领域的一座丰碑。
第三代轰-6K“战神”轰炸机早在1959年1月,苏联向中国提供了两架图-16中型轰炸机,并在年底前移交了相应技术资料。按照协议,苏联应该在1960年提供组装20架图-16的零部件、机载设备以及40台航空发动机,以便由中方自行组装生产20架图-16。然而,由于双方关系骤然生变,苏联的支援不复存在,国内最终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对两架图-16进行仿制测绘,尝试制造国产版机型。到1966年,第一架仿制型图-16组装完成,并进行了强度静力实验。第一架生产型仿制图-16(即轰-6)于1968年12月完成首飞,并于1969年进入空军服役,由此开启了堪称传奇的历程。
轰-6的原型——苏联图-16轰-6的第一个量产型号为轰-6甲,其技术状态与苏联提供的图-16基本一致,机身为普通全金属半硬壳结构,蜂腰低阻流线型机身,使用两台仿制的涡喷-8航空发动机,这个整体构型也是轰-6在此后数十年间,外界最为熟悉的形象。轰-6甲有一个长6.7米、宽1.6米、深1.3米的弹仓,最大载弹量9吨,但为保证内油量,实际载弹量一般在3吨(作战半径2500千米)到6吨(作战半径2000千米),使用的武器则是从250千克到1500千克的各级别常规炸弹及核武器。
早期装备的轰-5战术轰炸机
早期装备的轰-5战术轰炸机比较有趣的是,最初生产的轰-6全部交付空军,海军并没有接收。这是因为当时海军装备了数十架苏制伊尔-28和国产轰-5轰炸机,在搭载鱼-2反舰鱼雷的情况下,拥有500千米的作战半径,基本满足了海军需求。而体积大、造价高、性能严重过剩的轰-6,对当时的海军并没有什么吸引力。事实上,连空军都更钟爱小巧灵活的强-5攻击机,之所以装备轰-6,更多的是出于战役规模轰炸和执行核打击任务的考虑。同时,空军也在轰-6甲的基础上发展了包括照相侦察型(轰-6乙)、电子侦察型(轰-6丙)等多个子型号。其中轰-6乙曾在80年代初期,飞往南沙群岛侦察和航空拍照,是空军第一款抵达南沙群岛上空的飞机。
轰-6腹部弹仓至今仍在使用轰-6的第一次转折出现在1974年西沙海战之后。虽然西沙海战的战场,仍然处于歼-6、轰-5的作战范围之内,但对更远的南沙群岛就鞭长莫及。出于前瞻性的考虑,国内在1975年启动了轰-6丁(后来改称轰-6D)发展计划,即在空军轰-6甲的基础上,研发一款挂载反舰导弹的海军型号。当时轰-6D的大部分技术与轰-6甲一致,主要的变化也是研发的难点有两个,分别是对海搜索雷达和反舰导弹。
国内此前没有机载对海搜索雷达的研发经验,出于慎重考虑,相关单位投入了大量资源,用于245型机载对海搜索雷达的研制。在历经四年多的周折后,第一部245型雷达在1981年完成地面测试,随即搭载轰-6进行实机测试。
轰-6内部弹舱令人惊喜的是,245型雷达在实际测试中表现出优秀的性能,无论是在飞行、静止状态,还是对单、多目标的模拟追踪中,都达到了原定设计要求,尤其是在抗海浪杂波领域的表现大大出乎此前预计。而同期进行的鹰击-6空舰导弹也比较顺利,设计单位在海鹰-2反舰导弹的基础上,通过取消助推火箭发动机,对弹体修型的方式,完成了鹰击-6的研制。这种导弹最大射程120千米,自重2.4吨,于1982年开始实弹打靶试验。
博物馆展示的鹰击-6反舰导弹在试验中,245型雷达在100千米距离探测到靶船并保持跟踪,随后将目标数据输入火控系统,在距离靶船80千米处,鹰击-6正常发射并成功锁定目标,在距离靶船37千米处,鹰击-6末端雷达发现目标,在30千米处实现跟踪锁定,并最终命中靶船水线上方两米侧舷,首次试验获得圆满成功。在随后的两年多中,245型雷达和鹰击-6反舰导弹又进行了十余次测试,均成功命中靶船。
1984年,轰-6D完成设计定型,经过约两年的后续测试后,于1986年小批量生产。
伊拉克空军装备的轰-6D量产的轰-6D创下了多个领域的纪录。首先,由于两枚鹰击-6采用翼下外挂方式,轰-6D成为轰-6发展序列中,第一款具备外挂能力的量产型号。当然,在外挂方式下,轰-6D飞行阻力明显增加,作战半径降低到1500千米左右。同时,轰-6D也是轰-6系列中唯一实现出口的型号。在1987年,向伊拉克空军交付了4架轰-6D和数十枚C-601(鹰击-6反舰导弹出口型号),合同金额1.5亿美元。而伊拉克空军装备的轰-6D在实战中共出动14架次,发射C-601反舰导弹18枚,击伤、击沉10个海上目标(主要是油轮),同时还摧毁了五个岸上原油设施,证明了轰-6D和鹰击-6反舰导弹的可靠性。
轰-6M领航员观察舱,白色雷达罩内安装245型雷达但轰-6D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其机载导弹大约100千米的攻击距离,在南海威慑中小国家的舰艇尚可,但面对美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就明显力不从心。事实上,美国在海湾战争后曾对缴获的海鹰-2反舰导弹进行测试,发现美国海军装备的电子干扰设备,可以100%干扰海鹰-2的雷达。也正是因为这些问题,轰-6D的生产数量不足20架,而空军装备的轰-6甲和其他子型号的数量则在30到40架之间,这两者之和基本就是第一代轰-6的全部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七八十年代,空军与英美等国在军事领域的交流比较密切,利用轰-6平台发展了轰-6E、轰-6F、轰-6I等诸多验证型号,但均未批量生产。
第二代轰-6有四个挂架到了90年代末期,海空军联手发展了第二代轰-6改进型号,分别是空军装备的轰-6H和海军装备的轰-6G。当时西飞并没有对飞机整体结构做太大调整,主要是针对第一代轰-6比较落后的雷达、火控、导航设备,有选择地换装国产新一代电子战系统、脉冲多普勒雷达、远程通讯、导弹火控和导航系统。从外表上来看,轰-6H和轰-6G的最典型特征是翼下挂架增加到4个。由于改进的难度并不大,因此,空军装备的轰-6H在2001年就进入部队服役,凭借其搭载的鹰击-63空地导弹,轰-6H具备对敌方大中型目标进行超视距打击的能力,在当时苏-30MKK主要应用于更关键的对空作战,歼轰-7A尚未出现的情况下,轰-6H实际上是国内最可靠的远程精确打击力量。而海军的轰-6G虽然也在2002年开始小规模服役,但其预计搭载的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发展却非常缓慢,严重影响了轰-6G的实际作战能力。
挂载鹰击-12的轰-6G早期生产的轰-6G搭载的是鹰击-83亚音速反舰导弹,虽然其射程从鹰击-6的120千米提升到200千米,抗干扰能力也有了显著提升,但仍然无法对美国海军航母打击群造成有效威胁。
真正能够完成这一任务的鹰击-12(最大速度3马赫,高空射程超过300千米),在2008年才完成陆上发射试验,2012年正式交付,生产规模在2014年才达到可观状态。而这时国产东风-21D、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已经基本成熟,轰-6G与鹰击-12从规划中的核心反航母力量,变成了辅助型骨干反航母力量,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艰难时期,没有担负起本应承担的使命,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国产反舰弹道导弹太过耀眼通过轰-6H、轰-6G的改进,西飞积累了相应经验,并进一步迎来了航空工业在2010年前后的井喷式发展。因此,西飞在轰-6H、轰-6G的基础上,又完成了第三代轰-6的改进,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轰-6K(空军版)和轰-6J(海军版)。需要指出的是,空军曾在轰-6H上搭载了部分先进航电设备,推出了轰-6M,这是为了验证轰6-K航电设备的过渡型号,与歼-10C之前的歼-10B有些类似。而后来真正出现的轰-6K和轰-6J,其性能相比于之前的轰-6,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歼-10B有点过渡机型的味道轰-6K和轰-6J外观上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机头,在取消了原本最显眼的领航员观察舱,换成了全封闭式雷达罩后,这个显得有些狡黠和灵动的黑色“鼻子”,大大提升了轰-6K和轰-6J的颜值,极大地改善了轰-6此前带给外界的落伍形象。
雷达罩内安装了一部全新的多功能脉冲多普勒雷达,对大型海上目标的探测距离提高到400千米,对陆上大型目标的有效探测距离为200千米。
安装受油探杆的轰-6N同时,轰-6K和轰-6J的通讯、导航及火控系统也得到了全部更新,并搭载了新一代通用高速数据链,能够在3000千米内接收其他海、陆、空甚至天基平台传输的战场情报和目标信息数据,而这些信息全部被综合到全新的玻璃化显示系统上。再加上轰-6J的外部挂架增加到8个(轰-6K为6个),能挂载四枚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在其他平台配合和数据链的支持下,具备了攻击美国核动力航母的能力,海军自90年代孜孜以求的轰-6反航母能力终于实现。
轰-6J多出的两个外挂点是用于挂载电子吊舱同时,轰-6K和轰-6J换掉了此前轰-6使用的涡喷-8发动机,搭载了俄制D-30 KP2型发动机,除了发动机推力增加3.5吨之外,D-30 KP2的重量只有2.6吨,比涡喷-8轻了0.5吨,两台就省下1吨重量。最重要的是,D-30 KP2的巡航油耗比涡喷-8低了近30%,使得轰-6K的最大航程暴增近2000千米,再加上轰-6K对机翼进行全新设计,除了将最大载弹量提高到13吨之外,还增加了4吨的内油量,使得轰-6K的最大航程跨过了8000千米的门槛,成为一款名副其实的战略轰炸机,“战神”的代号当之无愧。
运-20目前使用的也是D-30 KP2发动机还有一点鲜为人知的是,轰-6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型号,均使用原来图-16的六人机组编制,搭载的弹射系统采用两名驾驶员向上、其余四人向下弹射的方式。由于原始设计存在的局限,使得轰-6早期型号的弹射过程非常复杂,可靠性很低,在出现紧急空情时,迫降甚至比弹射存活几率更大,早期轰-6也确实出现了多起严重事故。
这一问题终于在轰-6K和轰-6J上得到了堪称完美得解决,因为机组成员减少到3人,都集中在机首驾驶舱布置,而搭载的新型国产“零-零”弹射座椅,能够在0到8000米高度、速度0到1200千米每小时范围内安全弹射,基本覆盖了轰-6K和轰-6J的全部飞行包线,并且三名机组成员会按照顺序全部向上弹射,时间间隔不超过0.5秒,使得飞行可靠性获得了极大提升。
第三代轰-6的安全性大幅上升就目前来看,第一代轰-6甲、轰-6D生产了约60架;第二代的轰-6H、轰-6G、轰-6M前后生产了约10年,总计生产数量120架左右;第三代的轰-6K、轰-6J和轰-6N(加装受油管的轰-6K),目前已生产了7年,服役数量在80到90架左右。其中,第一代的轰-6已经基本退役,或退出一线部队装备序列,第二、第三代的200余架轰-6,就是目前国内轰炸机部队的核心力量。抛开其在空基核武器领域的威慑,这支轰炸机部队无论是用于海上反航母作战,还是用于陆上大规模远程精确打击,都是一支令人生畏的强大力量,如果说轰-6K是“战神”,那么这200余架轰-6机群的冲锋,就是战神之怒。
挂载6枚巡航导弹的轰-6K轰-6永远不可能拥有歼-16那样优雅的外形和优秀的机动性,但轰-6的作战半径、滞空时间和火力密度,也是歼-16远远不能比拟的。在远程精确打击和反航母这种更多是充当空中武器平台的行动中,轰-6的大载弹量和大航程优势仍然无可代替,这也是国内近期以年产10余架的高速,持续生产第三代轰-6的根本原因。即使在轰-20出现后,这种全新机型也更多地用于执行风险较高的高价值目标打击任务,而训练和使用成本较低的轰-6,仍然是战场常规任务的不二之选。在未来20到30年间,轰-6会失去现有的主力轰炸机地位,但凭借其数量和低成本优势,这款老而弥坚的可靠空中打击平台,仍然会活跃在海空军的舞台上,直至完成自身的历史使命,以卓越的功绩、辉煌的历史结束不凡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