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要收拾“刺儿头”匈牙利了。近日,多名欧盟官员向媒体透露,欧盟委员会将在本周末的会议上,建议削减大部分拨给匈牙利的欧盟资金,初步估计涉及金额将高达上百亿欧元。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当天的讲话中威胁说,她将冻结对于破坏民主的成员国的资助。虽然没有点名,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成员国就是匈牙利。说到惩罚的原因,冯德莱恩的原话是:“我们必须为我们的民主制度而战……而我想把重点放在腐败上。”
不得不说,欧盟的“民主制度”是个大筐,什么都能往里扔。而腐败则是欧盟整人的利器。早些时候的法国大选,眼看勒庞有掀翻马克龙之势,欧盟委员会下属的调查机构,就突然拿出几年前的一份调查报告,指控勒庞“贪 污”,涉嫌在担任欧洲议员期间挪用公共资金。大选期间干涉他国选举,欧盟委员会这时候却不提他们的“民主制度”了。
欧盟这次的行动,和整勒庞的那次一样,什么“民主制度”、“贪 污”不过是个由头,背后真正的原因恐怕是,匈牙利作为欧盟资金的净流入国,一边享受着欧盟的好处,一边又坚决反对欧盟权力扩大,抵制德法提倡的欧盟改革。与匈牙利一样不招欧盟待见的还有在司法改革上与欧盟杠上的波兰。
为了绕过一票否决制收拾不听话的中东欧国家,欧盟在疫情爆发后制定了一项“制约机制”,该机制给予欧盟权力,在认定成员国存在“民主”方面的问题后,可以惩罚性停止向成员国拨付欧盟资金。此措施堪称是西欧富国,控制中东欧穷国的利器。这次欧盟收拾匈牙利,用的正是这个“制约机制”。
其实去年7月,欧盟就已经动手。当时欧盟委员会发布报告,指责波兰和匈牙利在司法改革和反腐措施等方面有违欧盟“法治原则”。去年11月,欧盟对两国正式发函,列举其“机制缺陷”。今年4月。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大选连任成功,冯德莱恩就已经威胁说,将对匈牙利启动“制约机制”。
根据欧盟制定的规则,要启动“制约机制”,至少需要15个成员国同意,且这些国家所代表的人数要达到欧盟总人口的65%。按照路透社的说法,欧盟完成内部流程并提交表决至少需要数月时间。从时间点上来看,欧盟委员会恐怕已经凑齐,针对匈牙利的启动条件。
欧盟内部,其实是存在着两大集团,一是以德国为首的西欧富国,剩下的则是中东欧这批不怎么富裕的国家。欧盟的体制本质上是,西欧富国一边出钱补贴中东欧穷国,一边又通过“吸血”中东欧(抢夺劳动力和市场)反哺自身。
回头来看欧盟的这套“制约机制”,如果中东欧抱团,欧盟委员会想动手,轻易还真不一定能成功。但对匈牙利而言,坏就坏在它在欧盟内部太特立独行了。
一方面,欧尔班拒绝欧盟权力扩张,过分干涉成员国主权,导致他得罪了德法等主张改革欧盟机制的西欧国家。前段时间,欧尔班访美还不忘向欧盟喊话说,匈牙利不是欧盟的下属,布达佩斯将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观点。这估计又被有心人记了一账。
另一方面,欧尔班政府的亲俄姿态,又让匈牙利得罪了以波兰为首的一帮子坚定反俄的中东欧国家。由于匈牙利反对欧盟对俄制裁,并拒绝介入俄乌冲突,欧尔班政府也因此被贴上了“俄罗斯代理人”的标签。
两相叠加结果是可以预料的,只要说收拾匈牙利,尽管出发点可能不同,但多数欧盟成员国,恐怕都会上来踩一脚。
不少人简单地将欧盟委员会对匈牙利的威胁看作是对其亲俄态度的惩罚,这恐怕是有失偏颇的。毕竟,德国在能源问题上,部分时候也在拿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当枪使。对抵制欧盟改革的成员国动手,恐怕是德法等国的既定战略。
朔尔茨之前已经明确提出,希望欧盟由一票否决制过渡到多数赞成制。回头看这个所谓的“制约机制”,不正是朔尔茨体长的多数赞成制的一个方向。
“政客”新闻网指出,如果欧盟最后判定做出暂停拨付资金的决定,那么匈牙利将会成为“制约机制”之下,首个因“法治和民主规范”担忧而被惩罚的欧盟成员国。
对于中东欧国家而言,暂停拨付欧盟资金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在如此严重的能源危机之下。欧尔班面临艰难抉择,目前还不清楚他是否会做出进一步妥协。
“制约机制”将成为欧盟“驯化”中东欧国家,推动欧盟改革的有力工具。当然使用这个工具,欧盟也要做好被反噬的准备,毕竟像匈牙利这样特立独行的成员国并不多。
更何况欧盟本就是靠价值观,把27个国家强行凑到一起过日子。当欧盟开始频繁使用“民主”、“腐败”这样的借口来实现其政治目的的时候,也就是意味着其价值观的崩塌,欧盟团结的根基也将不复存在,那它离砸锅散伙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