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篇有关国产超级重型运输机气动特性数值模拟的论文,在社交媒体上引起热议。论文内容显示,国产重型运输机的最大起飞重量将超越美国C-5与俄罗斯安-124两款战略运输机,与乌克兰的安-225超大型战略运输机相当。这款战略大飞机还有改装成大型空中预警机的潜力,倘若能够实现的话,意味着中国航空工业将会书写全新的历史。
截至目前,配备涡扇-18航发的运-20运输机已经批量生产近百架,换装涡扇-20航发的运-20B运输机,及其衍生机型运油-20B和空警-3000预警机,也传来了好消息。随着涡扇-20航发的大功告成,运-20B运输机的产量将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同时,中国还需要一款与美国C-5和俄罗斯安-124比肩的国产超大型战略运输机。运输机的战略价值主要体现在载荷与出动架次两方面。在载荷上,经过升级的美制C-5M可以装载2辆M1系列主战坦克、6架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16辆3吨卡车或是搭载270全副武装的士兵,最大有效载重达127吨。俄罗斯安-124-100M的载重可达150吨。
相较C-17、伊尔-76等载重量60~70吨的战略运输机,重型的超级战略运输机的载重大幅提升,可以通过更少的出动架次,以此完成更多的运输投送任务。例如在2002年的“持久自由行动”期间,美国空军出动C-5“银河”战略运输机将作战物资从本土发往欧洲、中东、中亚等驻外基地,然后再经C-17运输机最终运抵伊拉克与阿富汗。事后统计,尽管C-5“银河”运输机的飞行架次仅占比29%,相较C-17运输机少了900架次,但运送了46%的空运货物,比C-17多运送11500吨物资和5300名人员。
根据前面提到的论文可知,国产超大型战略运输机长84.8米、翼展88.4米、机高18.3米。配备4台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达569kN,采用正常式气动布局,即以悬臂式上单翼、融合式翼梢小翼、H型尾翼等组成。这里要注意的是H型尾翼,此设计显然是取法于苏联安-225运输机,因此不排除国产超大型战略运输机会像安-225一样,承载着背负航天飞机的重任。
当然还有一种猜测,认为国产超大型战略运输机将会发展出空中预警机,传统单垂尾会对机载雷达正常作业有所影响,因此才会选择H型尾翼设计。论文中强调,国产超大型战略运输机可以一次性运送11辆步兵战车,主战坦克的运载数量将不少于2辆。
最为关键的则在于,国产超大型战略运输机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惊人的629吨(在12千米高空时)。而美制C-5M与俄罗斯安-124-100M就显得有些不够看,前者最大起飞重量为381吨,后者达405吨。迄今为止全世界最大的安-225运输机的起飞重量为640吨。由此可见,国产超大型战略运输机的最大有效载荷,估计会接近安-225,而大于C-5M与安-124-100M。
该论文指出,在国产超大型战略运输机基础上可以研制大型战略预警机,依靠尺寸及体积更大的机载雷达,探测距离可以达到1500千米。这项指标非常诱人,如果我国在机载雷达方面再下点苦功夫的话,那么其探测距离被进一步提高也未尝不可。
不过,国产超大型战略运输机的研制,主要是取决于国家战略、技术能力与解放军需求,应该统筹安排,不一定非得搞出600吨级的大家伙,很大概率不会向安-225看齐。苏联安-225运输机那种庞然大物有些用力过猛了,因为全球没有几个机场能给安-225起降,所以应用范围狭窄。
从最优化的各项技战术指标看,国产超大型战略运输机最有可能会以美制C-5“银河”或俄罗斯安-124“鲁斯兰”为标杆,也就是起飞重量400吨级的大型战略运输机,与200吨级的运-20运输机配合使用。
超重型运输机的设想既展现了我国在航空领域的雄心壮志和强大技术实力。超重型运输机的研制将带动国内航空制造业全面升级。包括大型钛合金框架锻造、智能装配生产线等300余项关键技术将得到突破,推动中国航空工业标准与国际最高水平接轨。对中国航空工业及解放军而言,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