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一艘俄罗斯潜艇在南海上浮,引起了新的波澜。这艘来自俄罗斯的基洛级攻击潜艇,在距菲海岸线80海里的地方上浮,并停留四天之久。对于这个意外的“访客”,菲律宾和美国都开始揣测其背后的动机,并假设这可能是俄罗斯“帮助”中方的一种方式。
(俄潜艇)
俄罗斯潜艇在南海上浮的原因,其实就是等待天气好转以便继续航行。然而,菲方对此并不买账。部分媒体甚至猜测,这次行动是俄罗斯为了传递一种信号,即对中菲之间紧张关系的干预和对华立场的支持。虽然这种猜测目前缺乏实质证据,但它却突显了菲律宾当前的高度敏感性。
确实,菲律宾与美国之间的军事合作越来越频繁,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地区的不安定因素。菲律宾不仅邀请美国、日本等域外势力参与共同军事演习,还接受日本提供的援助。在这一背景下,菲方对俄罗斯潜艇动作的过度解读似乎不无道理。然而,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俄罗斯潜艇的行为并不构成挑衅。
(美菲军演)
实际上,俄罗斯在南海,是有自己的考量的。上月初,俄罗斯和印度尼西亚进行了首次联合军演。这场双边演习不只是简单的军事合作,它实际上代表了一种新的外交突破。面对西方国家的围堵,俄罗斯急需展示其全球伙伴关系的广泛性。在俄乌冲突背景下,此类国际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让俄罗斯能够在国际舞台上维持存在感,同时削弱西方的外交封锁。
(俄罗斯和印度尼西亚军演)
南海的争端由来已久,各国的各种军事活动和外交姿态只会激化而非解决冲突。菲律宾鬼鬼祟祟地勾连域外强权,看似是在维护国家安全,实际上却有可能将自己置于更大的危机之中。
俄潜艇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被解读为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进行象征性动作的一部分。这种象征性动作并不是没有意义的虚张声势,而是一种战略宣示:俄罗斯不仅不会因乌克兰冲突而陷入困境,反而希望通过一系列国际合作来打破孤立态势。
(美军多有在南海活动的迹象)
同时,美国对这一事件的关注,也说明了其对亚洲地区的战略焦虑。在美国看来,任何能够加强俄罗斯与中国关系的举动,都是对其亚太战略的潜在威胁。为了遏制这种影响,美国可能会持续加深与盟友的合作,以平衡俄罗斯在南海及周边地区的活动。
总体来看,俄方的考虑主要还是聚焦对美西方的反围堵,至于这次俄潜艇在菲律宾附近上浮,只是一次正常的航行活动,菲律宾与其如此紧张,倒不如少做一些破坏地区局势稳定的事,更不用倒打一耙,认为这是俄罗斯在用实际行动对解放军进行“支持”,并不是所有国家,都会像菲律宾一样,总是拉拢帮手以服务于自己的不轨图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