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最近的《纽约时报》,谭主有个直观感受,这份报纸已经快办成“中国时报”了。
2019年12月底连续数天,《纽约时报》以中国为题发表评论,甚至放在头版显着位置。新疆议题,自然是他们舍不得放过的“好题材”。
在1月1日《纽约时报》中文网首页的显眼位置,多条关于新疆的报道占据了极大的版面:“聚焦中国新疆劳工项目”、“新疆镇压行动中的维吾尔族儿童”……
像之前声称拿到“拘禁营”内部文件一样,最近开始拿劳工和儿童说事,同样没有事实,只有故事。
套路不新鲜。编故事的人,也是同一个。
《纽约时报》关于新疆的报道,基本出自同一个记者之手,储百亮。
储百亮是何许人也?在《纽约时报》官网的介绍中,他是一名报道中国的记者,在中国生活了20多年。他曾是路透社的记者。此前,他也在《泰晤士报》北京分社学习中文。
2012年,储百亮离开了他长期供职的路透社,但因离任手续没有及时报备,而新雇佣他的《纽约时报》又没有去中国外交部申请签证延期,导致其驻京记者的申请不符合中方规定,签证延期被拒,进入不了中国。
然而,本是个人和机构不熟悉中国规章制度而导致的麻烦,却被西方不少反华势力曲解成中国政府对他的打压,储百亮的形象顿时“高大”起来。
也许是因为这种曲解有利于营造他“民主斗士”的形象,他和《纽约时报》都从未澄清过西方舆论对他经历的“签证事件”的不实猜测。
有了“被打压”的光环,2018年,储百亮开始大张旗鼓地在涉疆议题上抹黑中国。《纽约时报》中文网有据可查的第一条有关于新疆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的报道,就出自储百亮之手。
这条新闻里,他只是采访了几个居住在中国以外地区、自称曾是“被拘禁者”的采访对象,就轻易得出中国正在拘捕大量穆斯林的错误结论。
这正是《纽约时报》一贯的做法。
《纽约时报》此前也报道过所谓“教培中心的学员被无限期关押”的新闻,但CGTN记者王冠走访了喀什当地,却遇到了不少从教培中心结业的学员。
《纽约时报》当时还报道了主题为“海外维族人要求公开失踪亲属下落”的文章,综合此类外媒消息,实际上都表达了一个意思——“培训结束后,许多维吾尔人杳无音讯”。
而王冠发现,这也是无稽之谈,他通过喀什当地政府,核实了西方流传的所谓“维吾尔人失踪名单”上的100多人,最后查出,除了部分人是由于消息不全无法查询或因为犯罪被逮捕外,剩下的人都在正常生活,而其中许多人根本没进过教培中心。
对一个工作了20多年的记者来说,多信源平衡报道应该是基本常识,如果核心事实不明,就应该采取多方声音,而储百亮所作的许多关于涉疆问题的报道,在事实不清晰的基础上,却有意减少或者选择性忽视中国官方的澄清。
在2019年7月的一篇报道中,他大量采纳了西方人权组织、美国政府以及一些疑似“东突”倾向的观察人士的涉疆言论,而只给了中国官方澄清很小的版面。
这次所谓镇压西方儿童、劳工的报道,依然是错漏百出,手法老套。
“春秋笔法”
来仔细看看这位作者最近刊登在《纽约时报》上的涉疆报道《中国如何将新疆穆斯林少数民族改造为工人大军》,果然是一如既往的“强行黑”。
该文开头提到的喀什属于南疆三地州之一,曾是一个深度贫困兼失业率高发的地区。根据新疆自治区发改委经济研究院的数据,2012年,三地州劳动力的平均就业率仅为41.84%,小一半的劳动力没有工作。
常理而言,如果一个劳动力没有工作,他(她)就会失去收入来源,也丧失进一步发展的机会。而近年来,中国政府的一系列扶贫攻坚、促进就业政策实施后,喀什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到了2018年的2.4%。人均收入大幅提升,人民生活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而面对这样的事实,《纽约时报》是怎么写的呢?请看下图
在《纽约时报》的描述中,几乎没提新疆人民收入的提高和生活水准的上升,而是将就业培训描述成“强迫”的劳动:“在当局‘压力’下,贫穷的农民、小商贩和工作年龄的闲散村民要参加数周或数月的培训和灌输课程,然后被分配去制衣、制鞋、扫街或其他工作。”
类似的描写还有很多,总之,《纽约时报》用了三分之一左右的篇幅,从各个角度描写新疆少数民族人民的就业行为是“被迫”的。
明明就业培训是多数西方国家都曾开展过的促进就业的常规措施。但到了新疆,就变成了“强制”、“逼迫”就业。
另外,《纽约时报》的这篇报道中,还出现了新闻媒体最为忌讳的事实性错误。
文章中提到新疆所谓的“教化营”关押了100多万维吾尔人和哈萨克人。事实上,外交部的声明和记者的专访早已证明“教化营”和所谓的“关押”是子虚乌有,而“100多万”的数字也被证伪。
美国独立新闻网站“灰色地带”近日公布了一则报告,内容指出:
新疆拘留上百万维吾尔人的结论主要基于两个十分可疑的研究。
可疑之处在哪?
一是这一骇人听闻的数字,由一个名为“中国人权扞卫者网络”的组织通过对8个人的采访得出。
二是调查发现这一数据源于一家与“东突”有密切关系的土耳其媒体“Istiqlal TV”。
没有官方证实、没有具体核算,仅通过几个采访和一个不可信任的数据源,《纽约时报》等西方媒体就采用了这个“100多万”的数字,在多篇文章中反复用来抨击中国。
连网友都看不下去如此明显的事实错误,调侃道:
“不知道西方媒体对100万人的概念有没有认知?一所监狱容纳1000人,那就需要1000所监狱来关押维族同胞。新疆约有80个县级行政单位,每个县城需要建立12所监狱,新疆表示自己太难了!”
对《纽约时报》的类似伎俩,曾长期驻美的CGTN记者王冠并不陌生,他通过分析美国宣传系统词汇选用特征,发现美方把“新疆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叫做“集中营”,把“香港暴徒”称为“支持民主的示威者”(pro-democracy demonstrators)。却在一些事件中把“平民死伤”(civilians killed)称作“附带损伤”(collateral damage)。对此类行径,王冠评论道:
“美国媒体用这种名词构建和偷换概念的方式,将这些价值判断和是非曲直,非常潜移默化的植入民众认知。”
把不利于自身的事件冷处理、轻处理,通过文本上套用容易引起公众正面印象的词汇格式,偷换概念,来输出自己的价值观。
这是西方媒体的惯有套路。
在一系列使用“春秋笔法”抹黑中国的涉疆报道中,《纽约时报》等一众西方媒体实际上还是在借助建构名词、偷换概念、模糊事实的方式来输出自己的价值观,这本质还是赤裸裸的意识形态霸权。
真相+真相=假象
这就是西方媒体的专业性?
让人感到讽刺的是,《纽约时报》标榜自己是严肃刊物的代表,所谓“客观、平衡、真实”的口号也常被其挂在嘴边。
但如今在涉华问题上,《纽约时报》却一再被政治倾向蒙蔽了双眼,将曾经引以为傲的专业性忘得一干二净,亲手毁掉了自己的立身之本。
在此次关于新疆劳工的报道中,《纽约时报》多次提及中国脱贫攻坚的决心:
“2018年发布的一项计划要求,到2020年底,要让维吾尔族聚居的南疆最贫困地区的10万人就业。”
但《纽约时报》却将中国脱贫攻坚的目标与新疆工厂的描绘组合在一起,给人以“中国为了脱贫攻坚,压迫新疆劳工”的错觉,营造出中国为达目标不择手段的荒诞语境。
这样嫁接与新闻事件无关的事实以形成“真相+真相=假象”结果的报道方式,在西方媒体涉华报道中并不少见。
例如在英国货柜车藏尸事件的报道中,美联社在叙述警方认为死者为中国籍的猜测后,就接着写中国的国庆庆祝活动:北京此前举行盛大的国庆庆典,以庆祝其从亚洲贫穷大国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两个事实本毫无关联,美联社却以一出熟练的移花接木,暗示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问题:“为什么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就和进步的时候,仍有中国公民通过这种极端而危险的方式离开中国?”
这便是这些自称奉行新闻专业主义的西方媒体干出来的“专业”的事——“专业”嫁接毫无关联的新闻背景、营造全新的新闻语境、以暗渡陈仓的方式传递蔑视中国的倾向。
对此,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涂凌波认为:
“西方传媒及其新闻工作者,在报道与中国相关的问题时,普遍对中国有着认知偏见或误解,而且往往将这一刻板成见直接或间接地融入到新闻报道中。造成的后果就是:推断性事实比证实了的事实更常见诸报道;简单的新闻事实常常被复杂化、政治化、意识形态化。”
当这些自称客观、真实、平衡的西方媒体拿组合出来的“真相”来欺骗全球受众、以达到政治目的时,早已背离了自身的责任,也揭开了所谓专业主义的虚伪面具。
如果《纽约时报》们还珍视自己的专业性,那么请睁开眼睛直视真相,给新疆一个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