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八卦 > 正文

“‘31条措施’让台商享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

时间:2019-11-27 15:14:59        来源:互联网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于11月27日举行例行发布会,国台办新任发言人朱凤莲会上就惠台政策“31条措施”实施一年多情况答记者问。

  问:“31条措施”中提出在投资和经济合作领域加快给予台资企业与大陆企业同等待遇。请问一年多来,台商台企参与了哪些重大研发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两岸合作区建设以及农业合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朱凤莲:一年多来,台商台企在参与重大行动计划和研发项目、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获得了很多机遇,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首先,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采购方面。在激烈竞争当中,台湾企业上海冠龙的阀门产品中标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项目。台湾世曦公司直接参与了昆山中环快速路前期设计,福建省鼓励台资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已经采购了东南汽车、冠捷等台企生产的汽车、显示器等产品。

  国台办新任发言人朱凤莲

  第二,在参与重大行动计划和研发项目方面。冠捷科技获得了工业转型升级资金支持,研华科技、友达光电等多家台企进入了绿色制造名单。厦门玉晶光电公司工厂被确定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富士康、英业达等参与了工信部指导成立的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

  第三,在两岸产业合作区建设方面。国台办会同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等先后在四川、广西、湖北设立了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有关地方也都出台了各项政策,从用地、用工、融资等各个方面为台资企业提供了各种优惠。

  第四,在农业合作方面。贵州、福建等地台资农业企业被认定为农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近3年获得了各级扶持资金总额超过2000万元。福建台企生产的16款农机产品列入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目录,补贴资金1.12亿元。

  问:与台湾同胞切身利益最密切相关的是他们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享受同等待遇,请问在这方面“31条措施”发布实施一年多来取得了哪些新成效?谢谢。

  朱凤莲:首先,在职业资格考试方面,去年我们开放了134项职业资格考试。据不完全统计,约800多名台胞考取了多个热门行业的职业资格。

  过去一年多,随着“31条措施”的不断落实落细,台湾同胞在大陆各地的学习、工作、生活越来越方便,他们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享受到了同等待遇。

  比如,去年9月举办了首次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有573名台湾考生报名,其中有81人通过考试拿到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大陆旅游市场非常火爆,去年境内旅游就达到55亿人次,所以导游这个行业供不应求。很多台胞非常及时地抓住了这个机遇,去年有133名台胞报考导游职业资格考试,其中有48人顺利拿到导游证。今年报考人数增加到180多人。

  今年1月,教育部门出台政策,在大陆学习、工作、生活的台湾居民可以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通过认定后可以取得中小学教师资格。之后有80位台胞报名参加了3月份的考试,有10人通过了笔试,有7人通过面试获得了教师资格证。今年第二次考试仍然在报名中,有数据我会及时给大家提供。可以看出来,这些热门行业的职业资格考试还是挺抢手的,有一定的难度,希望有志报考的台湾青年加把油,用心准备,期待看到更多台湾同胞今年能够获利。

  第二,在进入大陆事业单位就业方面,在福建、天津、江苏、上海等12个省市开展台胞进入事业单位工作试点的基础上,辽宁、河南、重庆、四川、陕西这5个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也纳入试点范围。目前在大陆200多所高校就职的台湾教师有1600多人。

  第三,在申请参与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方面,目前已有72名台湾专业人才入选了国家“千人计划”。在大陆工作的台湾研究人员申报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课题157项,其中立项58项。国家艺术基金收到12个与台湾地区的机构或单位开展合作项目的申请,有19位台湾艺术家申报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

  第四,在台湾取得的学术成果纳入评价体系方面,今年7月份,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将15个学科30种台湾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纳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来源期刊目录。目前相关工作运行正常,各方反映良好。这对在事业单位或者高校工作的台湾青年是非常利好的方面。

  问:台湾电影界人士今年参评了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并获得了提名,这是“31条措施”实施之后首次有台湾影人和合拍作品报名并入围金鸡奖。请问发言人,台湾同胞在参与两岸影视合作和文化交流方面还取得了哪些成果?第二个问题,请问在“31条措施”发布实施一年以来,在税收优惠方面、资金补助方面,给台商和台企带来了哪些实实在在的利益?谢谢。

  朱凤莲: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一年多来,台湾同胞在参与两岸影视合作和文化交流方面得到更多的参与感、获得感和融入感,他们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努力,也进一步促进了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首先,在参与两岸影视交流合作方面,台湾人士年度应邀参与大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有800多人次,两岸业界合作意愿更加强烈。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收到多家两岸制作机构提出的合拍意向,各级电视台和视听网站引进台湾产影视剧2018年12部、2019年17部,呈现明显增长态势。在大陆上映的台湾电影也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上映票房达9.54亿元,位居今年大陆电影总票房的第16名。去年第29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首次将台湾地区演员纳入观众喜爱的男、女演员奖评选范围,今年台湾电影人参评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并获得提名。

  在参加“中华文化走出去”计划方面,台湾艺术家和文创机构先后参加了在马德里、马耳他、首尔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中国文创产品展示周”、“中国世界遗产文创设计产品展”等重要活动,体现了两岸同胞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丰硕成果。两岸文化机构共同策划的“海上丝路——东方生活美学展”纳入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项目资源库,被首尔中国文化中心选中并于今年5月赴韩国展出。

  在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方面,台湾艺术家获评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台湾地区代表性传承人。两岸合作创排的地方戏《阿搭嫂》参加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展演。

  “31条措施”和“26条措施”,将为更多的台湾文创机构和文艺人士提供发展空间和展示舞台,为两岸共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更多合作机会。

  朱凤莲:第二个问题,税收优惠是大批台商台企最有获得感的,他们确实是享受到了“真金白银”的实惠,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第一,在税收优惠方面,江苏省有1099家台资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同等享受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合计减免税值达到近100亿元人民币。浙江省有1154家台资企业享受到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福建、湖北等地也分别有数百家台资企业享受到了相关税收优惠。

  第二,在资金补助方面。浙江省宁波市群创光电利用台企重点实验室政策,享受到保税区技改补助约超过3300万元。江苏省多家台企获得了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省科技资金资助共计1750万元。福建省有50多个台资企业的技改项目享受到专项资金支持。

  第三,在深化金融合作方面。中国银联在台湾地区开展银联卡受理、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等业务,当地有21.2万家商户和2.7万台自助提款机受理银联卡,受理覆盖率分别为90%和99%,超过1.36万家商户支持银联二维码。今年前三季度,银联卡在台交易达到1084万笔,金额2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和7%。“台湾地区信用报告查询前置系统”正式上线,累计查询台胞台企在台信用310笔,发放贷款3.76亿元。中国银行与兆丰银行、上海银行与富邦银行分别筹组银团贷款,为台资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今天介绍各地、各部门落实“31条措施”的内容比较多,我们花时间跟大家介绍情况,是因为这是各地、各部门本着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和台胞们一起努力,实打实干出来的。我们未来会进一步加强落实推动,让更多的台胞台企能够参与到我们的高质量发展、高科技创新和高品质生活当中。

  在此之前,中国大陆出台了惠及台湾企业和民众的“26条措施”。它们包括为台湾企业提供同等待遇的13条措施,内含台企同等参与重大技术装备、5G、循环经济、民航、主题公园、新型金融组织等投资建设的政策。另外13条面向台湾同胞,指明为他们提供从领事保护到购房资格、分类招考等方面的更多便利和支持。

  这无疑是对台湾企业和民众的重大利好措施,相信绝大部分台湾企业和民众都为这种有助于他们利益的“纯加法”而高兴。他们因此增加了选择,在大陆发展势不可挡的时代,这一新增的选择对很多企业和人具有现实意义。

  台湾当局在第一时间指责大陆的“26条措施”是“名为惠台,实则利中”,是意图分化台湾内部,企图介入影响台湾选举。大陆国台办回应说,台当局的反应显示了一种“阴暗心理”,不能不说,“阴暗”这个词用得蛮准确的。

  台当局指责大陆推“26条措施”是想介入台湾选举,在我们看来,这恰恰反映出台当局脑子里只有选举,没有台湾人民。只要民进党能赢,怎么割台湾民众的利益蔡英文当局都不会心痛,选举高于一切,这就是他们的压倒性原则。

  由于两岸之间存在深度的政治隔阂,大陆方面对台湾选举施加影响是不现实的,搞不好就是反作用。大陆在这方面很清醒,所以从去年的“31条措施”到刚刚公布的它的深化版“26条措施”都致力于推动两岸的实际融合,而且把这种融合的支点放在大陆这边。这样一来,无论台湾政坛怎么变化,两岸民间融合都可以绕开台当局的态度,不断深化。

  “26条措施”是中国大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向台湾的延伸。未来的台湾政坛变幻莫测,通过台当局拉近两岸有很高不确定性。但是大陆的市场和社会容量都这么大,开辟两岸民间交流的“宽带通道”显然更加可靠。

  蔡英文和民进党已经走火入魔,这几年蔡英文当局没有推一项促进两岸交流的措施,他们搞的全都是反两岸融合的勾当。蔡英文反反复复强调台湾是抵制中国大陆的“最前线”,美台的最新动作是联合举行了网络攻防演练。然而把台湾搞成“前线”显然不符合台湾民众的根本利益,那是要把台湾2300万民众变成美国对华冒险政策的垫背。

  “26条措施”所代表的和平与融合从长效看肯定比把台湾变成“前线”更有吸引力。因为“前线”意味着不可承受的终极风险,那就是战争。而“26条措施”则是超越岛内政党政治的“锦上添花”,对台湾民众有百利而无一害。

  由于贸易战的影响,台湾一些厂商在大陆设厂生产的商品出口美国遭遇困难,形成一时间的部分台资向岛内回流。蔡英文当局不断祭出阻挠台企和台湾民众赴大陆投资、工作和学习的规定,这使得“26条措施”来得尤其及时。

  与去年的“31条措施”相比,新的“26条措施”非常具体,有可操作性。比如台湾人可以在海外寻求中国大陆使领馆的领事保护,可以在大陆买房,这些都切中了台胞的现实需求,有对台当局反融合政策很强的穿透力,它们的作用很难阻挡。

  民进党当局总的来说太短视了,为了选举不断把自己逼向极端。如果说民进党在岛内执政必须以同中国大陆对抗为条件,那么这样的路线终将无法持续。因为与中国大陆进行高强度对抗是台湾的不可承受之重,那样的选择对台湾是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