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欢迎你们到华为,见到你们很高兴,很愿意接受你们的提问。
1、《明镜报》Georg Fahrion:首先,非常感谢您邀请我们过来。很高兴能到华为来。感谢您愿意花一个小时时间和我们交流。刚刚进来后,这儿的环境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我的问题也和这里的环境相关。我发现一楼楼梯旁边的走廊上,有一副很大的油画,画的是法国国王拿破仑的加冕礼。另外一边则挂着一副重现滑铁卢战役的大幅画像。滑铁卢战役意味着拿破仑帝国的灭亡。受这两幅油画启发,我想问您:华为帝国是正在崛起还是已经在衰落?你们是不是正处于战时状态?
任正非:这两幅画与华为的现在没有一点关系,纯粹是艺术装饰。《滑铁卢战役200周年纪念活动》的照片是我在比利时博物馆看到的,觉得挺漂亮,就买来装饰这个房子;《拿破仑加冕》这幅油画是一位员工家属用四年时间画的,他准备送给我挂在家里,但是我们家太小挂不下,他就转送给公司了。这些画和公司的经营状态没有任何关系。
Georg Fahrion:在您看来,华为现在处于怎样的状态?因为“贸易战”这个词已经被反反复复提了好多次。华为是不是正处于战时状态?如果不是,那么您能描述一下华为现在的状态吗?
任正非:华为的发展与指数曲线一样,总体是在上升的,上升中有个波折。总体来讲,目前华为在健康发展。
2、德国二台Ulf R?ller:我在华为园区看到这张图片。这是一架在二战时期被子弹打得千疮百孔的战斗机。您为什么选择这样一张图片来比喻华为目前的处境?
任正非:在“实体清单”刚出来的那个时候,我偶然在网上看到了这张照片。飞机被打得浑身都是弹孔,但是还在飞,觉得华为很像这架飞机,也被打得千疮百孔,也还在生存,还在顽强地飞行。我们在这个时期加紧补“洞”,让华为这架“飞机”能继续飞行,让它安全着陆。
当前,我们把很多做未来五至十年发展研究的科学家、专家调回来,组成“还乡团”,来杀回马枪补“洞”。现在是为了生存,把“洞”先补好,而不是为了领先世界。现在大多数“洞”已经补好了,飞机能继续飞行;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洞”,需要两、三年才能完全克服。我们汇集了几千科学家、专家和工程师,聚集在一起努力,两、三年以后,我们的破“飞机”可能就会变成崭新的“飞机”了。
Ulf R?ller:是谁在朝华为开枪?是美国在开枪打华为这架飞机吗?
任正非:是的,美国政府开枪。
Ulf R?ller:怎么开的枪?
任正非:实体清单,禁止我们用美国的零部件、软件……各种方式。
3、德新社J?rn Petring:德国政府目前正在针对是否应该允许华为参与德国5G网络建设进行讨论。部分政府官员仍心存疑虑,表示可能还是不能信任华为,因为华为可能会把网络数据交给中国政府,或者被迫这么做。对于这样的担忧,您如何回应?
任正非:德国在电信网络附加的安全要点文件上,对5G技术供应商的安全提出了要求,对所有供应商都是一视同仁,我们是响应支持的。要用事实来证明供应商的安全可靠,德国政府自己进行评估,我们只是积极地接受德国的评估。
Jrn Petring:德国外长Heiko Maas近期再次表达了他的担忧,他认为新出台的安全要求目录还不够。从这个角度来看,德国这边的讨论似乎还没有结束。目前,德国对华为还是存在很多担忧。华为准备怎么消除这些疑虑?
任正非:还是由政治家讨论去。我们作为一个技术供应商,主要责任是把商品做好。我们没有条件也没有能力去参加政治讨论。我们相信德国议会和政府将选择最符合德国人民利益的政策。
Jrn Petring:那您能保证华为不会把信息交给中国政府吗?
任正非:当然可以保证。我们要与德国政府签无后门协定,这就是我们的承诺。
4、DVH 媒体集团Frank Sieren:您向欧洲伸出了橄榄枝,表示希望与欧洲开放合作。华为已经这么强了,为什么还要做出这种姿态?从更广泛的层面看,西方国家对华为的未来业务发展究竟有多重要?
任正非:我们当然希望自己的商品要卖遍全世界,卖得越多,收益越好。因为我们要冲抵研发成本等,还是需要市场规模的,无论欧洲、非洲、中东……都是我们的市场空间,我们都要积极为这些地区的人们提供服务。非洲的经营比较艰难,不可能赚很多钱,但我们还是在非洲努力去服务。
我们相信德国议会和政府将选择符合德国人民利益的政策,同时我们也相信基于事实、证据和充分讨论,有利于德国做出最好的决定。如果欧洲有少数国家明确不选择我们,也不会对这些国家有什么想法,退出这个国家的市场销售就行了。
Frank Sieren:为什么在研发方面华为希望跟德国或者整个欧洲合作?华为在技术领域已经很强大了。
任正非:这是一个全球化开放的时代,走封闭的道路是不会成功的。比如,我们和欧洲科学家一起研究未来的产品,也支持欧洲发展自己的软件能力、应用能力和工业能力,合作起来为智能社会做贡献。大家是否参观过我们的生产线?我们生产线上使用的是西门子、博世和达索的软件,生产设备大多是德国、日本的。
Frank Sieren:用得怎么样?
任正非:用得很好。我们加进了一些人工智能在西门子、博世、达索的软件里,就基本实现了生产线的高效率。所以,我们是很开放的,不仅在欧洲研究我们的新产品,也要给欧洲提供服务。比如,无人驾驶、汽车智能化这方面的人工智能,华为目前是世界上最强的。我们在很多方面加大与欧洲企业合作,在汽车的智能计算可以整块合作、切开合作、只卖芯片的合作……,与欧洲企业共同成长。所以,我们同时也在欧洲做大贡献。
Frank Sieren:为什么华为在无人驾驶方面这么强?
任正非:因为我们一开始就是按L4标准设计芯片,所有芯片都是按这个标准设计的。欧洲、日本、中国走的同一个技术标准,美国走的是另外一个技术标准。华为的智能计算在世界上有非常高的地位,因此我们这方面就很强。
5、德国电台Steffen Wurzel:过去几周德国都在讨论华为相关问题,不仅涉及技术细节,还包括信任以及华为总部所在地中国的法制建设的问题。不知道您是否了解,现在德国有越来越多的政治家认为中国的法治水平没有德国的高。因此,对来自中国的公司,他们是缺乏信任的。
任正非:如果以企业所在地作为政治判断标准的话,你能选择谁是好朋友呢?哪里是你认为最可靠的地方呢?是美国吗?但是美国没有相同产品。最信任的应该是德国,如果只信任德国,那德国企业又怎么走向世界呢?每个公司都是想走向世界的,要接受世界各国客户的挑选,接受各国政府的评价,也要听取反对者的声音,最后这个国家、运营商是根据自己的利益决定自己的选择。
Steffen Wurzel:还是这个问题,您觉得中国的法治水平可以和欧洲的法治水平比肩吗?这是德国现在讨论的焦点,是在进行华为相关决策时的重要考量。
任正非:中国法制社会建设也在进步,逐渐走向法治化、市场化。如果你们觉得中国做的程度还不够,华为的商品不能卖到你们那里去,那你们把汽车卖到法制环境不够的国家来,不是支持这个国家的法制环境不够吗?
我们要在一起积极沟通、交流和磋商,从而促进双方的共同进步。作为一个企业,最重要是遵守所在国的法律要求。
Steffen Wurzel:如果最后德国政府的决策并不符合华为的利益,华为会考虑从德国撤出投资吗?
任正非:投资不会撤出,投资与销售无关。如果你们说我们的产品不合符要求,你们不买,我们可以不卖。我们不会感情用事的。比如,加拿大政府受美国委托,扣留了我的家人,我并没有因此去恨加拿大,因此缩小对加拿大的投资。我们今年在加拿大的投资还是很大的,今年还增加了200多名科学家和专家,我们支持加拿大把自己变成像硅谷一样的创新中心。因为加拿大人和美国人主要都来自同一个民族,生活习惯相同,隔得又很近,很容易吸引一些朋友来参加创新。同时,有许多科学家拿不到美国签证,许多国际会议,可以转去加拿大开,开多了,创新就沸腾了。我们把个人恩怨和公司发展是分开的。
如果德国不选我们,并不影响我们在德国前进的步伐。你看看,我们最近在松山湖建100万平方米新的工业区厂房,大规模购买日本和德国的工业设备,装备满足明年的生产规模。如果我们不考虑自己的利益,只考虑一种政治上的企图,这样做太幼稚了。
从我个人的技术性判断来说,德国是非常需要我们的,因为人工智能对德国工业4.0极其重要,而德国精密制造业需要低时延、大带宽的传送系统来支撑。因为我们做得最好,客户明白要选择我们。
DVH 媒体集团Frank Sieren:但是你们不该从日本购买工业设备,别的地方可能可以提供更优惠的价格。
任正非:那不见得,日本公司也是我们的战略伙伴,为什么不买呢?日本的管理和德国的管理是不同的,德国人很自信,产品生产到最后才检测;日本人太小心,每一个过程都检测。所以,我们在德国魏尔海姆和日本船桥分别建了工厂,把德国和日本的优势结合起来,这样我们就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客户不买?不可能。关键我们还没有这么多产品卖,我们在动员中国客户能否少买一些,让我们先供应外国客户。大家知道,新产品扩充生产线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Frank Sieren:怎么说服他们少买点?这很难吧。
任正非:说服也是很难的,但没办法,我们实在供应不过来。再过几天就是双十一,也就是中国的购物节,我建议终端公司能否少赚一些钱,因为今年公司利润太多了。终端CEO答应了,但是供应链不答应,说“我们总共为购物节准备了1000万台,如果降价以后,可能会大大扩大需求,交不了货的话,等于开了空头支票。”
Frank Sieren:这是个大问题。
6、《日报》Fabian Kretschmer:最近特朗普政府释放了一些积极信号,试图让贸易战降级,并迈出了与中国达成阶段性贸易协议的第一步。任先生,如果这项协议能达成,您对此有什么期望?这能帮助修补华为这架飞机上的洞吗?
任正非:因为我们在美国没有销售,所以中美贸易谈判与我们没有关系,我也没有关注这方面的新闻,这一点无法回答你。
第二,我们已经不需要美国就能自己解决供应问题,美国继续保留实体清单,我们也能生存得很好。不知道你们在参观我们的展厅时是否有拍照?美联社参观展厅时,我们允许他们对每块电路板都拍照,上面已经没有美国的芯片和零部件了。美国实体清单伤害的是美国公司,而不是我们,美国政府爱撤销就撤销,不爱撤销就不撤销,只需要考虑美国公司的利益,不需要帮我们考虑。
7、德国电台Steffen Wurzel:您女儿现在在温哥华怎么样?你们多长时间电话交流一次?
任正非:我们通电话次数很少。她妈妈在陪她,她的生活总体还是好的,她的精神状况还是坚强的,我相信她能渡过这场考验。
8、德国电台Steffen Wurzel:您肯定跟欧洲有特殊的关系。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全是欧式的,我们喝茶的瓷器也产自德国。中国也有很多很好的瓷器,您为什么喜欢欧洲的呢?
任正非:还有葡萄酒杯也是德国的,硬质刀叉也是德国的。我曾经说过,如果德国没有劳动法,世界上所有的刀叉可能全是德国造。人工智能的使用,会让德国摆脱劳动法的羁绊,产生井喷式的发展。
9、《明镜报》Georg Fahrion:您是一个很幽默的人,但我还是想问一个严肃一点的问题。您刚才也提到,华为在供应方面面临问题。从销售的角度看,美国对华为来说并不是一个重要市场。但从采购的角度看,美国却是华为的一个重要市场。华为打算如何克服当前面临的采购困难,特别是Google、安卓这方面的困难?
任正非:我肯定地回答你,在没有美国供应的情况下,我们也能继续高速发展。但是,我们永远愿意与美国公司合作,永远拥抱全球化,我们不会走封闭的自主创新、自力更生的道路。
10、《明镜报》Georg Fahrion:再过14天华为有可能就用不了Google的产品了,包括Google应用商店等。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我知道华为正在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但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时间,华为计划怎么克服短期困难呢?
任正非:这个问题到11月20号再看,欢迎你20号再来访问一次。
11、德国二台Ulf R?ller:我想问个关于您个人的问题。这次采访前我也读了一些关于您的介绍,我觉得您的个人发展其实很好地体现了中国的崛起。您小时候家境平平,吃不饱肚子,没有多少钱,但是您现在坐在这里,是个真正的成功人士。这从很多方面看都很像中国不断崛起、成为超级大国的历程。我们再来看看欧洲。您刚才说华为的很多产品非常好,其他公司做不出来,而且这些产品都非常重要。您刚才提到,这里的很多餐具、刀叉都来自德国,还有博物馆的很多文化展品也来自欧洲国家,但是这里却没有来自欧洲的高科技产品。以德国和欧洲为例,您觉得跟中国相比,欧洲是不是在走下坡路,而中国是不是正在不断崛起成为超级大国?
任正非:欧洲提供的高科技,可能你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华为的人力资源系统管理使用SAP的软件,产品的设计、生产、供应整个体系用的是西门子、博世、达索的软件,我们还是用了非常多欧洲先进的高科技产品。我们设备中所含有的很多数学、物理、化学、美学……也是来自于法国、德国、意大利……,应该说我们用了非常多的欧洲先进科技。
欧洲现在应该改变一些商业规则,敢于把东西卖给中国。欧洲和中国会打仗吗?既然不会打仗,为什么还延续过去经济封锁的规则来进行呢?美国不卖这个东西,正是欧洲大发展的好机会,为什么不趁机填补美国的空白呢?明明我们大规模需要芯片产品,欧洲为什么不大规模投资先进的芯片制造业呢?有钱为什么不赚呢?欧洲有大型芯片工厂,只要你们加大投资,我们就会加大购买。当然,来自美国的投资要少一些,如果超过25%,美国就要限制你们的销售了。如果你们不需要中国的投资,可以吸收中东投资。
大家知道,社会信息化的速度越来越快,现在是供应能力跟不上。欧洲的英飞凌、恩智浦、意法半导体等很多基础性产业要加大投资买设备,芯片设备也是欧洲生产的。你可以说服他们投资,如果他们没钱建厂,我们可以预付货款,支持他们发展。机会很难得,一定要趁机尽快发展,如果错失这个机会,就追不上了。
12、DVH 媒体集团Frank Sieren:在您看来西方企业和中国企业的区别在哪?是否存在区别?
任正非:西方企业更优秀。“德国”、“瑞士”这个名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高质量。中国企业还不具有这样的品牌影响力。
Frank Sieren:除了华为。
任正非:华为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
13、《明镜报》Georg Fahrion:10月中旬时华为发布了前9个月的财务数据,收入增长近25%。考虑到现在的全球经济环境,这个增长是怎么实现的?
任正非:我们在10月份的增长率已经降到17%。今年之所以增长,可能是所有员工都感到了生存危机,努力划船,把收入和利润都划多了。
14、德国二台Ulf R?ller:到了中国后,我才了解到华为被中国人民视为国家的骄傲。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现在选择购买华为手机,希望能帮助华为渡过贸易战的困难时期。我的问题是,如果德国做出了政治决策,不让华为参与其5G建设,德国的汽车和其他产业在中国会不会受到反制?中国政府在此之前也做过这样的事情,大家对此会作何反应?
任正非:第一,我已经批评了公司内部,不要过度消费国人对我们的热情,我们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把客户体验、客户感知放在第一位。第二,会不会对德国和日本的汽车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反应?事实证明,中国遍地还是德国车和日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