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暴雨 黄汉城
台湾省,正处于历史的漩涡中心。
当年你有多瞧不起湾湾,今天你就会多震撼于它的重要。
最近几年,大陆年轻人的优越感十分强烈。
你看大陆这边,经济一飞冲天,距离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仅有一步之遥,宝岛还在“用爱发电”。
2019年福建省经济总量突破4万亿人民币,首次超越台湾省,更是让昔日的亚洲四小龙,从云端跌落凡尘。
作为省会的台北,被嘲笑比不上二三线城市。
大陆年轻人,早就不关心湾湾的“小确幸”了。
有关对岸的新闻越来越边缘化,很少有只言片语能引起这边的舆论场波动。
然而,不久前宣布停更的一份榜单,却意外揭露出了台湾隐藏起来的真正实力。
根据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公布的“2019年对外贸易500强名单”,位于大陆的出口额前十大企业中,台资企业占据6席。
如果算净出口额前十大企业,台资企业则占据7席,前四名更是被台资企业包揽。
达丰(重庆)电脑有限公司你听过吗?
一家深居内陆腹地的,在普通人眼里名不见经传的台资企业,净出口额竟然高达146.05亿美元,比在全球攻城略地的小米公司还要高出30亿左右。
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又是一家“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台资企业,2019年净出口额72.46亿美元,比大名鼎鼎的联想足足多出38亿美元。
台资企业,就是这么神奇。
浙江大学经济学博士@上林苑统计过,在中国出口总额的百强企业中,台资企业高达42.06%,比大陆企业(37.18%)多出近5个点。
特别是台湾的电子企业,更是擎天一柱,占了百强名单三分之一。其中,尤以富士康系最为夸张。
在中国对外贸易500强名单上,富士康的关联企业不少于16家。
比如鸿富锦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出口额达到316.43亿美元;
深圳富士康公司,出口额150.51亿美元;
鸿富锦精密电子(成都)有限公司,出口额146.06亿美元;
富士康精密电子(太原)有限公司,出口额68.81亿美元
“富士康军团”的出口总额高达914.79亿美元,占整个500强出口总额的14%。
相比之下,作为硬核科技代表的华为系,华为终端有限公司(159.67亿美元)、深圳华为公司(263.23亿美元)总和也只有422.9亿美元,不及富士康的一半。
说穿了,原来台资企业才是中国赚外汇的大户啊。
不知不觉中,富士康已成为中国城市大变局的幕后推手之一,特别是深度影响了中西部城市的命运。
很多地方都患上了富士康依赖症。
看这张图片:
郑州2019年出口总额2678亿元人民币,富士康就贡献了2182亿元,占比 81.5%;
太原2019年出口总额651亿元,富士康贡献474亿元,占比72.83%;
南宁2019年出口总额363亿元,富士康贡献126亿元,占比34%;
烟台2019年出口总额1733亿元,富士康贡献了329亿元,占比约20%
这些不沿边、不靠海的内地城市,要在全国对外贸易格局中谋得一席之地,离不开富士康。
我们来看看太原,这个曾与煤炭深深缠绕在一起的城市,原本是实打实的内向型经济模式。
2003年,祖籍山西的郭台铭,将富士康在大陆的第六个生产基地,落在了太原。投资总额达到17.5亿美元,是山西省引进的最大外商投资企业。
据光明日报报道,富士康在太原工业园内设立的第一家企业命名为鸿富晋精密工业公司,进一步凸显了其“富晋”的梦想。
郭台铭在奠基仪式上说,“很多人都说山西人是挖煤的,但今天我来太原了,是为了挖你们的‘脑矿’”。
如今,鸿富锦精密电子(太原)有限公司已有员工7万多人。去年日产手机可达6万台。
2020年,该公司实现出口总额68.8亿美元,位列山西省所有出口企业第一位。其出口金额大致是青岛海尔、四川长虹电子的4倍。
作为 “富士康依赖症”第二名的城市,太原的出口超7成是富士康创造的。而山西省的进出口又有8成是太原贡献的。
看看,一个靠富士康撑起外贸半壁江山的大省。
在经历“煤炭寒潮”后,富士康也带动太原找到经济新增长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新京智库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里,太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企业数量占比排名第2,为14.537%,仅次于深圳的18.42%,超越西安、杭州等。
从这个角度看,富士康相当于为太原造了另一个“矿”。
再来看郑州。
过去它是“火车拉来的城市”,如今可谓“富士康撑起的城市”。一家富士康,就托起了郑州8成的出口总额、近3成的GDP。
10年前,郑州在大家印象中还是“郑州县”的模样。郭台铭从天而降后,直接把这个农业大县拉上飞机跑道——
带动中兴、创维、天宇、OPPO等30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让郑州变成了全球最大的智能终端产业基地。
全球有一半的iPhone出自这里,大郑州喜获“苹果城”称号。
以前,郑州就是劳动力输出大市。富士康的出现,推动郑州成为虹吸中心,10年常住人口狂增46%,并跻身千万人口大市。
光是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就一度吸纳了40万人就业,这比瑞士第一大城市苏黎世的人口都多。
一个厂区俨然一座小城市。
郑州成功跻身“万亿GDP俱乐部”阵营,富士康功不可没。
更让我们吃惊的是,富士康还撑起了河南省外贸进出口的半壁江山。2015年富士康的进出口额,一度占河南全省进出口额的67.5%,2019年有所回落,也还是占了全省的58%。
你能想象吗,这个近一亿人的中国人口大省,拉动经济发展的“三辆马车”,出口的缰绳牢牢被富士康攥住了。
郑州、太原、衡阳、南宁、成都,是东部沿海制造业向内陆转移的一个缩影。
不过,这些有“富士康依赖症”的城市,必须直面一个问题——制造业转移没有终点。
郭老板终究是个商人。
2018年,富士康就宣布在印度建造苹果手机代工厂,享受“印度制造低成本红利”,今年又宣布在越南成立新工厂。随着富士康不断加注东南亚,未来大陆的城市不排除会经历转型的阵痛。
当然,郭老板也不是一般的人物。
在中国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格局。你看广东的前首富许家印把自己搞的那么狼狈,要变卖个人资产为恒大注入70亿续命资金,就是之前总想着房价越高越好,掏空中国人的六个钱包。
而郭台铭这位台湾省的首富,琢磨的是如何扩大出口,收割老外的韭菜。他能在大陆屹立不倒,就是有自己的生存哲学:
自己人不打自己人。
大陆是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内循环的空间庞大,反过来也制约了大家走出去的动力。
而台湾是一个浅碟子经济体,市场的天花板很小,倒逼台企走出去,拥有一身开拓海外市场的本领。
也由此,在台资涌入的地方,对外贸易异军突起。台资少的地方,出口往往也不强盛。
比如说东北。
中国地图是一只雄赳赳的雄鸡,可“鸡头”的对外贸易却抬不起头来。
在2020年中国46座重点城市中,金华、苏州、宁波这些长三角城市有三四千亿的出口顺差,而东北重镇长春、大连、沈阳全是清一色的出口逆差,分别为756.8亿元、509亿元、479亿元。
难得的 “幸存者”哈尔滨,出口136.9亿元,进口119亿元,勉强平衡,但17.90亿元的贸易顺差也聊胜于无了。
堂堂大东北的几座明星城市,不仅没帮中国赚回一毛钱外汇,还是花外汇的一把好手。
具体到对外贸易500强名单,超过八成以上的东北企业,其净出口都是负的。
比如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进口额111.19亿美元,出口额却只有2.88亿美元,净出口额为-108亿美元;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进口额77.24亿美元,出口额却只有0.39亿美元,净出口额是-76.85亿美元;
而像锦州国储石油基地有限责任公司、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盘锦北方沥青燃料有限公司这些企业,出口额直接为
零。
它们能够上榜《中国对外贸易500强》,只是因为“进口额”实在够大。
按理说,东北发展外贸的区位条件相比中西部还是比较优越的,既靠近日韩俄罗斯,又有大连、营口两个超级大港,怎么着也不该沦为“差生”吧。
可数据显示,在中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的一片大好形势中,东北确实是一直在“拖后腿”。
这暴露了东北的经济短板。
东北倚重重工业,所需原料、能源、高端装备和核心零部件等货品多依赖进口,而成品的直接对手又是德日美这种全球最一流的制造业大国,没有取得较强的出口竞争优势。
东北的“技术含量”较低,从东北的优势产业汽车制造业就能发现端倪。
2003年德国宝马落户沈阳。最初华晨宝马所有零部件都是在德国采购,到中国装配。
2008年时,宝马零部件的国产化率提升到40%。可是之后十余年间,就一直停留在这个水平。
好家伙!
技术含量高、利润高的零部件一半多靠进口,原来外汇花在了这上面。
这并不是孤例。长春的一汽集团,2019年进口了111亿美元的物资,贸易逆差高达108亿美元。
一汽集团合资生产的中低端车型,基本能自给自足,比如高尔夫(Golf)的国产化率达到96%,宝来(Bora)国产化率99%。
而一到高端车型,数据就不太好看了。比如奥迪A6的国产化率只有56.4%,奥迪Q5国产化率只有59.8%。
这说明,长春一汽和沈阳华晨宝马一样,许多核心零部件都只能依赖进口,赚赚“拧螺丝”的钱。
别人吃肉,我们喝汤,扎心了老铁。
当然,要论全中国最敢花外汇的企业,还是“中”字头企业。
民营企业贡献了中国最大的出口总量。
当民企靠拧螺丝钉,积攒下一分分美元英镑堆成数万亿的外汇储备时,央企直接从国库铲出一大把,开着直升飞机到全球各地“撒钱”。
看看这张图片。
在中国对外贸易500强榜单中,净出口倒数前十名的全是一连串“中”字头国企,中粮集团、中国第一汽车集团、中国石化、中国石油……
中石化净出口额高达-887.96亿美元,快赶上富士康的出口总额了;
中石油净出口额-406.77亿美元;
中海油净出口-157.82亿美元;
中化集团净出口-151.11亿美元;
中粮集团净出口额-107.3亿美元
有数据力证了这一点。
2020年全国贸易中,如果按照企业性质划分,国有企业贡献了22.3%的进口额。而在出口额中,国有企业的占比是8.0%。
两者,相差足足14.2%。
国企尤其是央企,无疑是贸易逆差最强制造者。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局面?
因为国有企业掌握了钢材、煤炭、石油以及粮食等大宗商品的进口权,它们承担了为国人全球找能源、找粮食、找工业原材料的重任。
说白了,就是在全球采购,维持中国平稳发展的“大管家”。
比如中粮集团。在这家央企的“购物车”中,装进了来自巴西、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印度尼西亚的大豆、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等。
2020年的时候,中粮集团帮中国找了3650万吨粮食回来,占全国进口总量的22%。谷物、大豆、食糖、棉花等进口量分别占全国的45%、16%、32%、20%。
又比如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它带着外汇跑到全球勘探、开发、生产原油和天然气,为中国的油气增储、能源安全奔波。
目前,这个“大管家”的油气储量寿命保持在10年以上,不仅为未来产量增长夯实了基础,更是给中国能源安全加了份保障。
至少,不会像芯片一样,动不动被美国“卡脖子”。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2020年年报)
可见,这些最能花外汇的央企,并不是“败家娘们”,而是保障大国工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保障大国14亿人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的幕后力量。
一张榜单,透露了一些地方的底裤。
也揭开台湾隐藏起来的真正实力。
面向未来,中国大陆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