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回答:我认为这本书最有价值的是点出了中国的国际战略思维里面对于“势”的关注。
虽然很多人很喜欢书中一些片段的文字,但我觉得真正关键的是其中对基于“势”的战略思维的系统性的阐述。
即便很多中国人,也常常没有理解“势”的重要,或者只是模模糊糊地感觉到了“势”的存在,却并不习惯于从“势”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这就导致很多人常常只是单点地看待问题,从一个点上吃亏还是占便宜来理解问题,从一个时刻的力量对比来计算应该做何应对。
对“势”的关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战略思维与欧美战略思维的根本差异。
那么,什么是“势”?
“势”可以理解为趋势,事物自然发展的方向。
水自然会从高出往低处流,人总想从低收益的岗位走向高收益的岗位。这就是势。
对抗“势”,或者老话所说的“逆势而动”,永远是事倍功半,还非常容易陷入失败。
反之,顺应和利用“势”,或者老话说的“顺势而为”,更容易成功,而且事半功倍。
更重要的是,中国并不止于“顺势”,也注重对“势”的控制,可以称为“造势/破势”。
也就是说,当“势”并不有利于我们的时候,我们会尝试通过种种手段来改变“势”,使得“势”变得更为平缓或者直接改变“势”的方向。
如果你留意的话,中国政府关于国家战略这块的“八股文”里面,时常会出现关于“势”的描述。
70年代末,我国政府判断“和平和发展”是国际“大势”,于是从80年代开始我国毅然缩减大裁军,大幅度削减军备和军事投入,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经济发展中去。要知道那时候冷战都还没结束,这个举措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如果你带着冷战时期的认知,就不可能放松军备。更何况后来海湾战争震撼了中国军界几乎所有人。所以无论是根据前几十年的国际斗争经验,还是当时的国际力量对比,这时候放松军备是非常反直觉的。但是这个判断又是无比正确。
单纯的军事发展固然能保证国家安全,但是长期的国家安全有赖于长期、大量的军事投入,而这样的投入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作为基础,又是不可持续的。所以归根结底,要获得长期的国家安全,最终必须要有好的经济发展。而国家的钱又是有限的,投入军事的钱,就不能投入经济发展,只有投入军事技术的钱才可能对经济产生一点间接的、缓慢的影响。
所以,这里有两个关于“势”的判断。第一,要获得长期的安全、繁荣和稳定,必须建立经济持续发展的“势”。第二,国际政治当时的“势”是走向和平和发展,因此在拥有核武器作为最后安全后盾的情况下短期内削弱军事投入是可行的。
最终虽然那十几年军队水平下降,军事装备人才断档。但是后来,尤其是200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实力上升,军事投入又提升上来,军事力量可谓突飞猛进。如今不但补上了之前的课,甚至达到了90年代不敢想象的水平。
有人把这段历史称为“安全冒险”,但从结果上看这确实是极为高超的战略。
————————————————————
基于“势”的战略动作,有时会让不从这个角度思考的人无法理解。
比如说很多人就看不懂对印、对越两次自卫反击战的意图。因为其他国家的战争,要么就是想侵占土地,要么就是想通过更替政府或者签订城下之盟来获取政治利益。
中国打的这两仗,既没有获取领土,也没有要求对方政府签订和约。即便是很多国人都看不懂。
基辛格就点破了这两仗背后的战略思考——“破势”。
通过对印自卫反击战,摧毁了印度在国际上的政治和军事声望(当时印度可是“打过二战的发展中国家大佬”),也就摧毁了印度侵蚀西藏的国际舆论支持,同时破除了印度人用以安慰自己的“中国不会敢于与我展开军事斗争”的妄念。印度对西藏蚕食的“势”就被破掉了。世界可以(至少暂时地)尊重一个强盗,甚至予取予求,但没有人会尊重一个虚弱的强盗,甚至会一起下场分而食之。(俄乌战争的发展亦是如此)
通过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摧毁了苏联在东南亚的战略信用,越南终于理解如果自己和中国完全敌对那么绝不会有谁愿意来救他,同时,战争摧毁了大量北部的工业设施。后续的两山轮战也牵制了越南的大量武装力量,使得越南统一中南半岛的愿望完全落空。如此一来,越南在苏联支持下在中南半岛不断扩张的“势”就被破掉了。而这次破势又基本遏制了苏联力量向外扩张的“势”,因此巩固了中国所判断的“和平和发展”的大势。在此之后,中国就开始大裁军,把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发展上,通过经济发展来建立自己的根本大势。
这两仗既实现了战略目的,又避免了不知如何结束战争或者陷入长期治安战的泥潭。都是非常高明的战略手笔。
相比之下,本次俄乌战争就完全是军事冒险,不断添油,战略目的变来变去。
如果是中国站在相同的位置上,可能会聚焦在乌东的新纳粹部队上,一开始就投如绝对优势兵力,把第聂伯河以东的饺子包好,灭掉(而不是把大饼摊到基辅去),然后回国。一方面更为师出有名、政治正确,另一方面证明给乌克兰看,北约国家救不了它。
————————————————————
当年钓鱼岛、南海也是一样。
当年好多人激愤于日本侵占钓鱼岛、东南亚国家侵蚀南海。好些人喊打喊杀,觉得不打一仗就不行了。还有好些人跑到岛上去“保钓”,感觉非常悲壮、勇敢。
但是这些人当时就没看懂,谁是“顺势”,谁是“逆势”。
实际上,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中国能派出的海巡船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中国能投注巨资扩张岛屿,变成前进基地。现在在看看,钓鱼岛局面如何?南海局面如何?
这就是“势”的力量。顺势的一方是没道理掀桌子和激化矛盾的。顺势的一方只要坐在船里顺势而下,问题自然就解决了。所以你看到,当年有些反华分子跳出来摇身一变,变成了激烈“保钓”的极端分子。就是为了激化矛盾。(当然保钓人士里还是有很多真的爱国人士的)
一个国家的经济、科技发展才是根本的“势”。这个问题中国早就看得清清楚楚。这个“势”造起来,很多两难问题迎刃而解。有人问,投入航天的钱能不能用来扶贫?经济发展起来了,为什么不能两个一起要?
再比如,好多人觉得台湾老一辈对中国有感情的人都快老死完了,对中国的认同感日益降低,所以要赶紧武统。但是,台湾民众对中国的认同比例真的能决定统一的“势”吗?
真正决定这个的“势”,难道不是中美经济、军事的实力对比吗?
眼看着中美经济、军事差距越来越小。很明显我国是“顺势”呀。还是那句话,顺势的一方没道理需要掀桌子、激化矛盾。顺势的一方最关键的要务,就是确保这个势不改变,避免各种突变的风险,确保事物沿着这个势自然发展下去。
你看俄罗斯虽然看起来杀伐果断,但本身的经济、科技停滞不前,最根本的“势”是往下走的。所以08年、14年动了武之后22年又要动武。因为俄罗斯现在在安全上是“逆势”的。他的国力在衰弱,原来能撑得起来的安全边界越来越撑不住了。逆势的一方总会更倾向于掀桌、激化矛盾,有强烈的意愿去冒险。
所以你看,当年搞出“购买钓鱼岛”闹剧的,是处于“逆势”的日本,而“顺势”的中国一直在试图淡化钓鱼岛问题。
总而言之,从“势”的角度看问题,就能更容易理解我国的很多战略动作。这是极为高超战略思想。不要因为一时一地的得失或力量对比就匆忙下结论要如何应对,“造势”和“顺势”是更关键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