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 正文

张铚秀评价长津湖战役:既不算胜仗也不算败仗,只能算一次消耗仗

时间:2025-02-05 16:58:06        来源:都市军事
本站广告位招租 联系QQ:1689728018 / 2088326287 / 微信联系:i_5iecity 欢迎加盟本站

 人猎猎,马萧萧,将士出征胆气豪。

路岖更兼风吹雪,犹记长津剑与刀。

——谨以此,献给长津湖战役中盖世英雄的志愿军父辈们!

长津湖战役亲历者—时任27军80师240团3营7连7班长沈金水前辈

本文摘编于张秀将军

对长津湖战役的回忆

以及《铁血长津湖》部分内容

这次(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军所进行过的战争中现代化条件特点最明显的一场战争。

(长津湖战役)这段历史,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政治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我于1950年11月率部赴朝参战,1952年6月回国。

入朝时,我任志愿军第27军第80师师长。一个月后,我调任第26军副军长,参与指挥该军参加了历次战役、战斗。

1950年10月下旬,志愿军取得入朝第一次战役的胜利后,美军从维护其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出发,继续坚持其以军事进攻、迅速占领全朝鲜的原定计划。

11月6日,即在我第一次战役结束后的第二天,便发起西线和东线进攻。在军情十分紧急的情况下,我所在的9兵团奉命提前入朝,全力担任东线作战任务。

在此之前,由于朝鲜半岛的形势紧张,9兵团从上海附近北上山东泰安地区集结待命。朱总司令(10月28日)亲临9兵团作动员。

在曲阜孔陵召开兵团团以上干部大会,总司令作报告。会后接见军师干部,宋时轮司令员将干部向总司令一一作介绍。

当介绍到我时,宋司令员说他是80师师长,命令已来到26军任副军长等。

我奉命率师在山东泰安、坟口地区搞了一个月的山地攻防战术训练,对部队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做了一些入朝作战的准备。由于朝鲜战争形势紧迫,训练科目被迫中断。

11月1日,第80师作为第27军入朝作战的第一梯队,我乃率师先行,由山东乘火车北上。

抵达沈阳时,因西线安东告急,东北军区高(岗)司令员派人在车站命令我率师于4日由安东入朝,准备配合第13兵团歼灭英第27旅。

这天上午12时,第80师乘火车到达安东(今丹东)车站后,我即到军指受领任务,部队不准下车,待命出发。

在车站附近的工作房中,我找到了军指并请示任务。

不料军里的负责人都到安东军分区去了,第80师的任务由司令部一科副科长负责转告,说第13兵团正在当面扩大战果,要我率部于当晚出发投入战斗。

我立即回部队作开拔准备。刚将行动部署完,军指派人通知我到安东军分区参加军事会议。

我在此(安东军分区)接受了任务,于当晚率师进入朝鲜配合第50军在车飞洞地区消灭英27旅。

20时,我发出了开动的号令,火车徐徐驶离安东站。

(火车)速度越来越快,不一会即跨过鸭绿江大桥进入朝鲜境内。我和车上的每一个指战员盼望打响出国作战的第一炮。

第80师出国歼灭英第27旅的战斗并未打成,因该敌畏我南逃。

11月5日凌晨3时,部队进抵战区南市洞,我即令部队迅速下车,到集结位置待机。

南市洞虽是朝鲜北面的一个小乡镇,但地理位置重要,是一个交通枢纽,早已成了美军轰炸的目标。

这里的人民原都是丰衣足食,近来却遭战火的摧残,房屋成为废墟,人民遭到屠杀,满目凄凉,惨不忍睹。

我师在这里待命3天。第一仗虽未打成,但美国鬼子的凶残和朝鲜大好河山被敌人践踏,却给每一个指战员上了入朝作战的第一课,增强了每一个人对敌人的仇恨和帮助朝鲜人民再次获得解放的决心。

11月9日,获悉东线之敌迂回西线我军之侧背,我奉命又率部由西线返回安东,由安东乘车运至临江,由临江入朝南下,在兵团统一指挥下开辟东线战场。

11月9日18时,第80师由南市洞出发,24时到达新义州,然后徒步过鸭绿江大桥,回到祖国的安东。

这天,敌机30余架轰炸新义州,一个前几天还是完好的工业城市,如今经3小时的轰炸后竟变成一片废墟。

第80师的指战员目睹这一切,无不激起对战争狂人美帝国主义的无比仇恨。

11月10日晚,部队经过48小时的乘车,于13日3时顺利抵达临江车站。

我指挥部队下车并布置完工作后,即去军部接受任务。

7时,军长彭德清、政委刘浩天向我讲述了敌情并下达了任务:

敌人遭我13兵团在云山线打击后,现企图对我发动总攻势,分东西两路夹击我军,西线以9个师的兵力,东线以5个师的兵力,齐头向我国边境进攻。

我志司为转变朝鲜战局,歼灭敌人,打乱其部署,决心组织第二次战役,分东西两个战场,

我们27军限20日进到作战准备位置。第80师14日晚渡江,以5天行程进到长津里东南集结待命。

我本想知道更具体些情况,但看时间紧迫,首长的公务繁忙,彭刘说完便起身告辞。于是,我便回师作第二次入朝准备。

11月14日的白天,算是留给我师几个领导活动的宝贵时间。

上午我们召开了师党委常委会议,研究如何搞好此次部队行军及部队防寒物资的补充问题,以及如何搞好收容工作。

下午召集各团领导干部开会,传达第二次入朝任务,以及5天的行军部署。在会上,我特别强调了行军注意事项,如带粮、收容、防空等,下大力减少非战斗减员,保障首战告捷。

第二次入朝,比第一次困难多,全部行程都是徒步,而且朝鲜北部气候与东线的南方气候大不相同。

现在虽才是初冬,可已寒冷到零下20度。在这里虽做了冬装补充,但僧多粥少,相当多的战士没有得到棉衣、棉鞋、棉手套等装备。

同时,在我们行军路线上全为山地,道路很少,从地图上看只有20多公里,而实际要走一宿。

部队装备每人差不多平均都有30公斤,在如此严寒恶劣的气候条件下,爬越雪地冰山,可想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为了首战必胜,鼓舞士气,我决心组织一个前梯队指挥所,随前卫第238团行动,以便赶到前面侦察敌情,尽快做出歼敌部署。

这个前梯队指挥所由我率领。14日18时,我们开始从临江出发,虽一再紧赶,只赶了25公里。

由于天气奇寒,道路不良,夜间竟冻死一人,冻伤者300余名。而且随着部队不断往里开进,冻伤者不断增加。

原定5天行325公里,现在只得报请改为7天走完行程。

11月22日,第80师全部进到长津里东南之中江里线集结。

部队驻在沙坡待命参加战斗。我率前梯队一到战区,便首先对当面的敌情作了侦察,很快在脑子里便形成了歼敌腹案。

11月23日上午,(27军)军下达了作战方案,我即根据自己掌握的敌情,很快拿出了几个歼敌设想。

这时,东线美李敌投入的兵力计2个军团共5个师。

敌以5个师向北进犯,以伪首都师、步3师沿东海岸北进,伪首都师已进至会文,美步3师第26团已进至新仓。

美步7师主力已北犯至惠山镇、院德场一带。美陆战1师沿下褐隅里一线北犯。

在我们制订歼敌方案的11月23日,陆1师5、7团企图向柳潭里、长津里进犯,并已进到旧镇及以南地区,美步7师两个团已进到广大里,企图与陆1师向北并进。

我们第一个作战方案是,如敌向长津里进攻时,待敌进到高岩,利我在运动中歼击该敌。本师即以1个团于正面阻击,主力于东北、正东出击,配合第79师歼击该敌。

第二方案是,如敌人向柳潭里进攻。本师即沿公路南下于旧镇正面抓住敌人,切断旧镇以南敌之退路,待第79师解决柳潭里敌后配合79师攻歼旧镇之敌。

第三方案是,如敌进到旧镇即不前进,我即挥师南下打敌立足未稳,本师决从东北、正东、东南3面配合西面79师攻歼该敌。

三个方案,无论态势向哪一案发展,我决以3个团同时使用向南攻击。这样主力投入快,攻

击面宽,易于捕捉敌人,速战歼敌。

这个大胆歼敌的设想,得到随师行动的副军长詹大南的竭力赞同,并批准于11月24日晚即付诸实施。

遗憾的是,我这个歼敌致胜极有把握的方案并未能在我手上实现。

长津湖战役时的张秀(右)

11月24日,当我正在研究今晚如何把部队带到作战地境,遂行第80师的作战任务时,上午11时兵团令我即刻打点行装到第26军报到任副军长。

说26军此时领导力量薄弱,无参谋长,政治部主任也未到职,要我火速赶到该部指挥部队作战。

这时,我多么希望打完这一仗再走啊!

可是军令难违,只得将第80师的工作向詹副军长做了认真交代,当晚即和自己带了3年多的部队告别,分道而行。

我于23日精心制订的高岩、旧镇歼敌计划,后来演变为27军战绩显赫的新兴里战斗。

这次战斗从27日下午发起,激战持续4昼夜,到12月1日下午(夜里)结束,全歼美步7师第31团(欠第2营)全部,第32团的1个营及美加强炮兵营1、坦克连1,是我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一次歼灭美军最彻底、最多的战斗范例。

胜利的取得固然是源于第80师及兄弟部队的广大指战员的奋勇拼杀,源于接替我的指挥员的正确指挥,但我想到自己制订的作战方案,已付诸实现,心里无比喜悦。

我的调职事,本来是半个月前部队在山东曲阜集结时就定了。

因当时军部派不出合适的人接任,同时部队又马上北上,故要我留任一时,到部队入朝后再离开。

对此,我当然知道和领悟,要把一支经历了一年多和平环境生活、原来的成分已有不小变化的部队重新带上血与火的战场,是要付出很多的工作量的。

临战不换将,这是用兵之道。精通军事指挥哲理的彭(军长彭德清)、刘(政委刘浩天)首长出面挽留,我当然乐于受命。

我到第26军上任,正是该部奉命从桑坪及以南地区参加咸镜南道战役之时。

11月28日,我从兵团部驻地胜芳洞出发,向第26军行军必经之地七里坪赶,夜24时与军部会合。

11月29日,军长张仁初、政委李耀文将第26军的历史、部队特点、干部情况及入朝后部队的思想状况向我作了介绍。

尔后,军长、政委指示,要我11月30日带部队行动,兼程南下进到德实里以北待机。他们则去兵团接受任务。

11月30日这天出师不利。当晚我率部出发,在黑夜中我的车爬上一座大山,在下山时因道路难行,一下连人带车掉进了沟里,幸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我从黑乎乎的车厢中爬出来,只得和部队一道步行下山赶路。

12月1日,我率军部赶到了文岳里。这时部队大部进到德实里以北以东以西地区集结,还有一部要等次日晚才能赶到集结位置。

部队到达后,我即电告各师派出干部带侦察分队侦察当面柳潭里、广大里、旧镇方面的敌情,联络友邻。

12月2日4时,军长、政委从兵团受领任务回来。

当时兵团给第26军的任务是,迅速插到五老里以北地区,以求得把五老里地区以北之敌包围分割而歼灭之。

是日19时,兵团为加强阻击打援力量,又令第26军负责歼灭下褐隅里的守敌。

兵团要求当晚接替第20军的防务,3日19时向敌发起攻击。

当时,我正和军长、政委召集各师干部开会。

大家认为兵团作战方针及对第26军的使用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几个军领导也有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决心,惟部队距离攻击出发位置在50至70公里以外,很难于指定的时间赶到发起攻击,故电呈兵团延于4日晚发起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