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摇摇头,说:"不,我也要参加追悼会,给我一个黑纱。"于是,工作人员把一块黑纱戴到了毛泽东的胳膊上。
追悼会就要开始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界人士、干部、战士1500多人肃立在会场上。
毛泽东缓慢地走进陈毅追悼会会场,庄严肃穆地来到大厅里悬挂的陈毅的遗像前。
随后,毛泽东向被一面鲜红的中共党旗覆盖着的陈毅的骨灰盒,深深地鞠了三次躬。
这是毛泽东一生中最后一次参加追悼会。
在中国历史上,凡是涉及一个人物的评价,往往极为慎重,讲究"盖棺定论"。对陈毅的最后定论是由毛泽东亲自作出的。这在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史上极为罕见,意义非同寻常。这正如朱德在一首悼念陈毅的诗中写的那样:"一生为革命,盖棺方论定,重道又亲师,路线根端正。"
毛泽东亲自参加陈毅的追悼会,表示了对这位老战友的真挚感情,表示了对陈毅一生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意味着对陈毅在"文化大革命"中蒙受屈辱的彻底平反。
在陈毅之后,再也没有人能够得到"伟大领袖佩黑纱"的哀荣了。
正是在陈毅追悼会上,毛泽东在谈话中又一次提到邓小平。并且把邓小平和当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刘伯承并列在一起。说邓是人民内部矛盾。
毛泽东认为邓小平是人民内部矛盾,这表明毛泽东对已经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党内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邓小平的看法,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倒的老干部,只要"定性"为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便可以过党的组织生活,可以出来工作,可以担任领导职务,可以进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这样的例子已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