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古代史 > 正文

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黄宗羲的传奇人生

时间:2016-04-15 18:14:16        来源:环球人物杂志微博


反目成仇

然而黄宗羲突然决定当一个遗民,却引起了很多人的不理解。当时有不少人是因为受到黄宗羲的影响,才参加抗清,不料黄宗羲自己却率先放弃抗清。由此也造成了兄弟、朋友之间的反目成仇。

黄宗羲的两个亲生弟弟黄宗炎、黄宗会,抗清多年,与兄长一起出生入死。然而,现在黄宗羲不但整日埋头著书,还同清廷官员姜希彻等人在浙江创办书院。黄宗羲认为武力推翻清政府已经不可能,那么,只能在文化上对它进行改造,要培训出一批学生,通过科举考试进入统治机构发挥作用。这种想法,却没有得到弟弟们的理解。自从黄宗羲办书院后,他们就很少出现在黄宗羲身边了。

好友吕留良也与黄宗羲绝交了。吕留良曾是一位很有前途的年轻人,因为受到黄宗羲的影响而放弃了清廷的科举。正当吕留良想在反清事业中大展拳脚的时候,黄宗羲却开始教育子弟参加科举。他因此大骂黄宗羲,两人最终分道扬镳。

在黄宗羲与吕留良产生矛盾的过程中,黄宗炎大肆推崇吕留良的气节,表达对哥哥的不满。这些事情,无疑让黄宗羲非常痛苦。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不但得不到朋友的理解,甚至连手足兄弟也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然而,这是一条自己选择的道路,尽管这是艰难的选择,也得继续走下去。

丧事奇特

黄宗羲死于1695年,但早在1687年,他就开始安排自己的后事。他对后事的安排还引来了一场轩然大波。

黄宗羲一生抗清,晚年从事学术文化活动,不被人理解,所以内心十分痛苦。这种痛苦反复折磨着他,使得他对自己的葬礼产生了一种新的想法。

人去世之后,一般都会穿上寿衣,放到木制棺材里下葬。黄宗羲却希望自己死后将头发散开,盖上一条单被,放在一个石头棺材里裸葬。清朝入关后,老百姓都要扎辫子。散发表示不愿意再扎辫子,不再当清朝的老百姓。这是当时很多遗民的做法,倒也不稀奇。但尸体不穿寿衣,放在石棺里很容易因虫蚁啃噬而迅速腐烂,这种下葬的方法就大大违背了当时的风俗。黄宗羲的儿子黄百家非常为难,于是就请自己的族叔前去和黄宗羲商量,看能不能让他改变主意。结果黄宗羲非常不高兴,特意写了一篇名为《葬制或问》的文章批评儿子,说对于父亲的遗嘱,儿子都要遵守,否则,"则平日之为逆子无疑矣"。而且,作为儿子,不能阳奉阴违,一边答应父亲,另一边却希望父亲去世后仍按照普通的葬法来安葬。这让黄百家感到非常委屈。

那么,黄宗羲为什么如此激烈地坚持自己的想法呢?当时就有很多人猜想,说黄宗羲一定有"心事",也有人说这是黄宗羲"洒然超俗"的表现。

雍正时期,有个人写了一篇《黄梨洲先生裸葬说》的文章,说黄宗羲之所以裸葬,是因为他的父亲黄尊素被害后全身腐烂,黄宗羲对此耿耿于怀,所以希望自己死后也烂掉,才敢去九泉之下见父亲。这当然是胡说八道。

其实,黄宗羲之所以如此,是为了求得死后尸骨速朽。在黄宗羲心中,他的一生是失败的:在父亲被杀害的时候,他没能陪伴父亲一起对抗;在老师刘宗周绝食身亡的时候,他为了抗清匆匆离去;当朋友们在抗清的战役中殉国时,他依然苟活了下来。他虽然战斗过、抗争过,却没有死在沙场,而是活到80多岁的高龄。他晚年的事业也不为世人理解,有何面目到地底下去见父亲、老师和朋友?亡国之恨,一直缠绕在他的心头,所以他要散发,不再绑辫子;所以他要裸葬,而不穿满族的异族寿衣;所以他要躺在石棺里,期待迅速腐烂。

在性格上,黄宗羲是一个比较激烈的人。他做事情往往急躁、爱较真儿。他之所以不被好友、亲人理解,很多事情不能处理得圆满,都和他的性格有关。

黄宗羲更是一个立身严谨的人,他不像其他的文人学者,有很多风流韵事让别人评说。他的一生,忙忙碌碌,似乎永远在和黑暗的现实做不屈不挠的斗争。几百年后的今天,当我们仔细品味黄宗羲的一生时,我们必须要承认,他的思想、情感与痛苦,永远是我们的文化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