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周边局势 > 正文

印度大选结果突变,莫迪摔了跟头,印总统对华表态,再也硬不起来

时间:2024-06-08 16:05:47        来源:都市军事

 印度大选结束,新总理浮出水面。就在这个时候,印度总统抢先对华表态,具体说了什么?与此同时,美国也开始行动,他们有何意图?

据环球网报道,在6月5日,印度大选结果公布,现任总理莫迪所在的印度人民党(印人党)第三次赢得多数席位。这也意味着,莫迪将开启新一届总理任期,成为继尼赫鲁之后的印度政坛第二人。然而印度大选的具体情况,却让外界没有想到。在印度人民院的543个席位中,印人党仅拿下240个席位,靠着执政联盟的295席,才保住了多数党地位。要知道,在此前的预测中,印人党被认为或将赢得350席。而在上一届印度大选中,印人党则是轻松赢得353个议席。因此,印人党这次的选举目标,不仅是赢得大选,还要拿到三分之二的席位,为新政府赢得修宪的机会。但莫迪没有想到,印人党居然遭遇惨痛打击,差点连执政地位都丢了。

有分析认为,莫迪虽胜犹败,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莫迪推行的“印度教民族主义”,造印度国内的争议越来越大。众所周知,莫迪可以说是一个“狂热”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者。因此在上台后,莫迪大力推行以印度教为核心的宗教政策,对非印度教徒则是百般打压。从印度的情况看,该国总人口的80%都是印度教徒,莫迪推行的“印度教民族主义”似乎有利于他的选举。然而在此次大选中,作为印度人口最多的北方邦,莫迪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只赢得36席,反对派的“INDIA联盟”获得43席,拿下这个重要票仓。显然,莫迪的策略失败了。

第二,莫迪引以为豪的经济政绩,也无法说服民众将选票投给自己。虽然印度连续两年经济增长达到7%,莫迪更是喊出“用25年,让印度成为发达国家”的口号,但印度的经济问题非常明显。从2018年起,莫迪竭力推行“国内保护主义”,大幅度提高关税,把税率从13%提高到20%,还以国安、税务审查为借口,对外资企业实施各种“经济勒索”,迫使外资大量逃离印度。莫迪这种“逆全球化”的经济政策,是因为印度本土制造业羸弱,基本停留在小作坊水平的现状,无法与有先进技术的外企竞争。

早在2014年,莫迪就提出“印度制造”战略,计划用8年时间,让印度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从16%提高到25%,但直到去年,这个比例也只有17%。此外,印度整体失业率已经来到8.3%,为3年来新高,其中年轻人占失业劳动力的约83%。这些情况,让很多印度民众对莫迪的政策感到不满。

印度大选的情况,让国际舆论一片哗然。美国CNN表示,印度选举结果“令人不安”,莫迪必须依靠政治盟友才能保住执政地位,这给新政府的未来带来更多不确定性。美联社则指出,莫迪希望取得压倒性胜利,却遭遇了巨大的打击。从西方的态度看,他们原本对莫迪寄予了厚望。就在印度大选举行之际,美国防长奥斯汀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公开喊话莫迪“强化美印合作”。奥斯汀这番表态看似没什么问题,但他又声称美国会保持在“印太地区”的存在,并增加投资。显然,美国想要引诱莫迪政府,把印度打造为介入“印太局势”的切入点。不过,莫迪现在执政地位不稳,美国是否会改变对印度的策略?

 

同时,莫迪仅以微弱优势胜选,也会对他的一些政策带来不确定性。在今年3月,英国路透社报道称,若莫迪赢得第三个任期,他会实施多项改革措施,推动印度的制造业、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发展,目的是与中国制造业“交锋”。显然,莫迪想要借着中美博弈加剧,让印度承接更多来自西方产业的份额,迎合美国的“对华脱钩”策略。然而在莫迪取得惨胜之际,印度总统德劳帕迪·穆尔穆抢先对华表态。在会见中国新任驻印大使时,穆尔穆强调,中印同为世界文明古国,应努力培养友好睦邻关系,这不仅对两国,对整个世界都有重要意义。从印方的态度看,虽然他们要与中国竞争,但愿意与中方保持友好关系。

有分析认为,印度政府此时对华释放友好信号,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印度经贸非常依赖中国。在2023年,中国是印度最大贸易合作伙伴,两国在进出口贸易上都有增长,并且印度对华进口额远高于出口,双方的贸易逆差达到850亿美元。相比之下,印度对第二大贸易合作伙伴美国则是顺差367.4亿美元;第二,在外交政策上,莫迪政府本就是实施左右逢源策略,一方面想要从美国这里获得优惠,另一方面不会寻求对华“摊牌”。特别是这次印度大选,使得莫迪所在的印人党无法单独组阁,必须顾及其他政党的利益,这会让他的外交策略更加谨慎。

 

最后想说的是,中印互为搬不走的邻居,且都是大体量的发展中国家,如果两国能密切合作,达到“龙象共舞”的程度,这对中印人民都有巨大的好处。然而,莫迪一直没有端正对华态度,想要取代中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还在边境问题上对中方咄咄逼人。中印关系的未来,依然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