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土地上,王毅称中美应做伙伴,不到24小时,美方措辞变了。王毅关于“中美应做伙伴”的表述,表明了中方怎样的立场?美方24小时内改变对华措施,又释放出怎样的复杂信号?
9月25日,正值中美建交45周年之际,中国外长王毅在纽约联合国大会期间,集体会见美国各界人士,双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王毅在此次座谈会期间,重申了中国对中美关系的立场。他强调,两国关系历经近半个世纪的波澜起伏,得到的最重要的启示就是,两国应该做伙伴,而不是当对手。
除此之外,王毅进一步阐述了中方高层提出的中美关系三原则,即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并指出这是中方处理中美关系的基本准则。王毅还明确批评了美方在对华政策上的不一致性和双标行径,呼吁美方正视中国的发展权利,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对美国和世界都是积极的。
而在谈到当前国际形势时,王毅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面对全球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中美作为世界大国,有责任也有能力加强合作,共同应对。他强调,中美关系的稳定与发展不仅关乎两国人民的福祉,也对全球和平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说,王毅外长的这番话,不仅仅是说给美国听的,更是说给国际社会听的,一边是对美国的警告和劝诫,一边则是向国际社会表明中方的胸怀与担当。而王毅外长之所以要进行这一番表态,很大程度上与近期中美之间的摩擦与矛盾有关。
尽管美方一直喊着要“管控分歧”“缓和矛盾”降低冲突风险,甚至前不久还派出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访华进行战略沟通,并举行中美两军地区领导通话。然而,美方一直没有停下对华遏制打压的脚步,从对华加征关税到支持菲律宾在南海的挑衅,从频繁对台军售到唆使日本等国派军舰强闯台海,都反映出美国将中国视为“对手”的敌意。
因此,中方的目的是提醒美方,要理性地看待中美关系,并通过实际行动表现出来缓和关系的意向。而不是一边喊着“管控分歧”的口号,一边对华进行“极限施压”。然而,在王毅外长发出“中美应做伙伴”的呼声后,不到24小时,美方对华措辞就发生了变化。
9月26日当天,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在大西洋理事会的跨大西洋地缘政治、经济和金融论坛上发表了关于中美关系的言论。伯恩斯在演讲中明确指出,美国视中国为“系统性竞争对手”,并预测这一竞争态势将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持续存在。要知道,此前美方将中国称为“主要对手”,而伯恩斯的这一表述则更加激进,也从侧面反映出美国想要对付中国并不容易。
伯恩斯强调,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和军事强国,其关系极具竞争性,但这种竞争也被视为一种积极因素,因为两国都拥有影响世界的巨大潜力和全球影响力。他同时指出,为应对所谓的“中国冲击”,拜登政府已采取包括高额关税在内的措施,并警告可能对中国实体实施更多制裁,同时呼吁欧洲盟友共同行动。
他还声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加入美国行列,对中国汽车采取类似措施,形成了所谓的“全球性抵制”。然而,这种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美方老调重弹,以西方的“统一价值观”来裹挟国际民意的双标行径,使得其渲染所谓“中国威胁论”的野心再次凸显。很显然,美方的所作所为,与王毅外长所提出的中美关系发展道路背道而驰。而美方对于中美关系的损害,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终究由自己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