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率团来大陆访问,参访地点不少,行程不短,迄今两大看点,让我们看透不少问题。
马英九访问大陆的行程中,包括上海、南京、武汉、长沙、重庆等地。这样的行程安排,显然事先与大陆方面申请协商,大陆方面获准之后才确定的。
这个行程安排,折射出大陆方面和马英九的各自考量。
第一个,为什么没有北京?
按说,外国领导人来访中国,北京之行是最高礼遇。而马英九作为曾经的台湾地区领导人,盼了几十年终于来了大陆,一定很想去国家的首都,无论是从历史文化方面、经济方面考量还是从政治方面考量,要是能去北京是最好不过了。
因此,任何人都可以得出分析结论,马英九肯定最想去的是北京,与国家高层领导见面,这样的动机很好理解——可以增加自己的政治光环。
但行程中却没有北京一站,说明国家高层领导并不想见他。迄今只有国台办主任和江苏省委书记见了他。在大陆方面看来,国台办主任赶过去见他,还将陪他回湖南祭祖,已经是很高礼遇了。不过没有国家级领导见他,必定是马英九内心的遗憾。
这释放出什么信号?很简单,已经看清了马英九在两岸统一方面的角色了,并不对他促进两岸统一抱什么希望。
按照新加坡联合早报的说法,这是马英九遭到大陆方面的“低调礼遇”。
第二个,为什么马英九大陆之行首选南京,并在后续行程中包括武汉和重庆?
马英九率团抵达上海后,马上奔赴南京,接着是武汉,然后还有重庆。马英九这样的安排,完全出于政治考量。
南京是当年的“中华民国”“首都”所在地,1912年孙中山先生在此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去世后安葬在现在的中山陵。后来的蒋介石政府也把南京作为“首都”所在地。因此,“总统府”现在就是南京最著名的旅游景点。
马英九的行程中安排了这三个地方,主要是政治考量。马英九去南京中山陵拜祭孙中山陵寝,是必需的安排,因为他曾经是所谓“中华民国总统”,是国民党主席。来到大陆,祭奠国民党创始人和“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是必须的。
至于马英九的武汉和重庆之行,同样是冲着“中华民国首都”而去的。因为1927年1月,国民政府正式迁都武汉,武汉成为“临时首都”。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于1937年决定迁往重庆,1938年8月,驻武汉各机关全部迁到重庆,重庆成为“陪都”。
由此可见,马英九的南京、武汉、重庆之行,全都是他的“民国政府首都”之行。他访问大陆的重大使命,是想告诉大陆方面,“国民党”及“中华民国”,并非“过去式”,而是“正在进行时”。
马英九这一行程安排,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其实就是向大陆方面释放这样的信息:“中华民国依然存在,曾经是领导中国的政府。”
马英九的动机是非常阴险的,这一点在他与江苏省委书记会见时,已经体现出来了。3月28日,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在南京会见马英九时,马英九突然说出“我过去在台湾总统任内”这句话,足见他是在刻意强调“中华民国”和“台湾是一个国家”。
实际上一直在奉行“拒统拖统”路线的马英九,再一次利用了大陆的善意。大陆方面接待他的举动,不过是宽以待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