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底,当时还是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态:若在他当选总统后大陆采取军事手段实现两岸统一,那么将会对大陆征收150%至200%的关税。
尽管4月9日美国正式开始对中国商品征收104%的关税,在中国却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因为关税武器的威力有一定的边际效应。
从5%的关税加到34%的关税,杀伤力是最大的,但再往上加意义已经不大了,哪怕是加到1004%,最终的结果也不过是美国人民买不起中国产品,中国停止对美国出口而已。
这几天,在调停俄乌冲突、打击胡塞武装、强迫伊朗就范等一系列问题上屡屡吃瘪的特朗普终于无可奈何,开始提前针对前面这么多行动所铺垫的最大对手中国。
短短几天,特朗普就把税率从20%涨到了104%,相当于是把手里的牌都打完了,然而完全没想到中国都不愿意搭理他。
特朗普:为什么不接电话?
这次美国通过三轮关税叠加(20%+34%+50%),将中国输美商品平均税率推升至117%的历史高位,这一数值已远超跨国企业通过供应链调整所能承受的阈值。
美国实施104%的惩罚性关税本质上不再是贸易博弈工具,而是演变为系统性经济切割的战略信号。
特朗普政府将关税政策生效与“中国是否启动高层对话”直接绑定,在未获得预期回应后仍强势推进霸道的关税政策,标志着美国对华政策已彻底转向单边脱钩路径。
在此背景下,中国每年对美超过5000亿美元的出口贸易正面临结构性冲击,电子组装、家具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已出现产业链断裂征兆。
从珠三角的出口加工区到内陆配套产业带,部分代工企业的设备闲置率已经超过了35%,今天一则外贸企业发布的紧急通知就颇有代表性:
因为美国疯狂提高关税,导致该公司的服装受到巨大冲击,因此公司决定周末实行无薪休假,给工人发放每天50元-80元不等的生活费。
留下一地鸡毛
通知最后的八个字让人感到深深的无奈:“相互理解,共度难关!”这也是当前许多沿海企业的普遍写照。
但与此同时,另一则开始在朋友圈刷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上甘岭,每一代中国人都要面对不同的美国鬼子,既然美国人非得逼我们当对手,那就让我们当一个完全合格的对手!
一开始,美国政府对加关税的效果是非常乐观的,白宫发言人在政策声明中直言不讳地将此定义为“终结经济纠缠的致命一击”。
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中国毫不妥协,同步实施了三重战略应对:对美进口商品实施报复性关税、宣布提高半导体等关键技术领域的补贴、加速开拓东盟与中东新兴市场。
就在网友们热议美国征收104%关税的同时,可能错过了另一则重要新闻:4月8日中央召开了周边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深化发展融合,构建高水平互联互通网络,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中国与东盟:西方不亮东方亮
这说明我们的高层已经着手进一步加快供应链结构调整,减少对美国的出口依赖程度。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国可能通过扩大与东盟、中东、拉美等市场的合作,加快摆脱美国影响。
这种攻守兼备的策略在保护国内产业的同时,客观上也加速了中美经济体系的分道扬镳。
那么接下来许多人又会提出一个新问题:既然不管我们是不是愿意,特朗普都已经开始了对中国全面的打压,那么实现统一的日子是不是已经不远了?
有网友笑称:如果未来特朗普将关税提高到200%以上,那么我们统一了台湾之后,按照他所说的“征收150%-200%关税”,是不是还可以要求他把关税优惠一点?
还有心细的网友发现:自从特朗普宣布增加34%的关税以来,台湾股市已经连续跌了3天。跌掉了将近4000点,可谓历史上最惨。
台湾股市一片哀鸿
也就是说,随着中美贸易战进一步加剧,中国实现统一的成本越来越小,台湾的经济实体已经预感到了不妙。
那些掌控跨国资本的生意人对国际形势的变化是最敏感的,在海峡两岸剑拔弩张的情形下,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爆他们的紧急避险情绪。
实际上从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打7年来,美国从中国采购的产品金额已经从高峰时期的8000亿美元减少到差不多5000亿美元。
所谓的“友岸外包”、“转口贸易”、“制造业回流”、“供应链重组”,为了缩减中国商品进口,控制贸易逆差,老美那些想得到的,能用的手段都已经用了。
随之而来的是中美贸易额占中国外贸总额比例已从2018年的14.2%降至2024年的10.8%,而中国与RCEp成员国贸易占比上升到38%。
美国从中国进口近年来暴跌
中国对外贸易的结构性变化削弱了美国通过经贸手段干预中国内政的杠杆效力,进一步降低了我们实现统一的成本。
眼下中国对美实施“关税+科技”组合拳反制,包括84%的报复性关税、稀土出口管制和不可靠实体清单。此类措施既保护了国内产业链,也为可能升级的台海冲突储备经济韧性。
与此同时,中国的半导体国产化率从2018年的7%提升至2024年的23%,撇开六代机不谈,歼-35舰载机等新一代装备列装速度也明显加快。技术自主权的增强无疑使中国在应对台海突发事态时更少受制于外部技术封锁。
另一方面,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导致其重建关键产业供应链需5-8年周期,如稀土供应70%依赖中国。这种脆弱性使美方在台海危机中的军事威慑可信度下降,客观上为中国创造了战略机遇期。
本来海峡两岸乃至整个西太平洋的军事均势就已经越来越快地向着人民解放军这一边倾斜,人民海军的吨位虽然还是落后于美国海军,但中国的舰船明显更新,而且局部的技术水平也已不相上下,甚至犹有过之。
如图
在特朗普上一个任期内威胁要对中国加征关税的时候,我们已经让步了很多,但结果最后他还是翻脸了,充分证明这种人就不能和他妥协,商人就是贪得无厌,今天你让步1000亿,明天他就会找你要10000亿。
只能说,没有一次和平是通过退缩实现的,从1990年代的“银河号事件”、“96台海危机”、“大使馆被炸”三大恨,到2001年南海撞机,2016年南海危机,2018年贸易战,我们真的忍够了,不想再忍了。
丢掉幻想,准备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