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返回美军驻日本横须贺的海军基地
11月26日,美国海军“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返回美军驻日本横须贺的海军基地,再次担任驻日美军的前沿航母。“乔治·华盛顿”号曾在2008年首次作为前沿航母部署到日本,2015年由“罗纳德·里根”号航母接替。该航母于去年5月在美国本土结束中期换料后,经过为期10个月的检查认证,于今年10月8日启航前往日本。按照最初的时间表,“乔治·华盛顿”号航母本应在2020年完成中期换料大修,而实际进度明显滞后。这主要因美国造船业严重萎缩所致。
美国造船业出大问题了
纽波特纽斯船厂的干船坞现状
近年来美国的舰船维护能力和海军规模严重失衡。
产业空心化带来的供应链断裂和技术工人流失造成美军航母的维护周期过长。按照美国航母目前的维护周期,一次升级维护和一次入坞维护的最短时长分别为7个月和12个月,中期换料大修则直接达到40个月。
一般情况下,缓解单舰维护时间过长压力的直接方式是分流,但目前能够供“尼米兹”级航母实施维护的船坞全美仅有2个,分别位于西海岸的圣迭戈和东海岸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厂。
如要进行规模较大的入坞维护或中期换料大修,则只能依靠纽波特纽斯造船厂,这就导致等待维护的航母长时间排队。
由于“乔治·华盛顿”号航母的中期换料大修未能在2020年如期完工,原定2021年接续换料的“约翰·C·斯坦尼斯”号航母就只能在相邻泊位上持续等待。
美国海军可出动航母数量降低
随“乔治·华盛顿”号航母抵达横须贺港的美国水兵
更严重的是,这种恶性循环不仅迟迟得不到改善,还渐成常态,造成美国海军很难维持30天内保持6艘航母处于部署状态的下限,进入2024年后这一数据则长期在3至4艘徘徊,甚至在亚太方向出现长达半年的“航母空窗期”。
“尼米兹”航母在频繁的超负荷部署下尽显疲态,由此引发一系列问题。2022年以来,美国海军F-35C舰载机在“尼米兹”级航母上起降时事故频发,正源于此。
最大的敌人是时间
截至目前,美国造船业持续萎缩的现状仍未出现改观。这一方面会使现役航母因无法获得及时维护而折寿。另一方面会导致无法通过快速新建航母来维持海军规模。由此看来,美国海军当前最大的敌人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