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反补贴调查的“最终日期”越来越近,部分中企不听劝告,执意同欧盟展开私下谈判,对此,官方不再纵容,发出最后通牒。那么,这一轮波折的背后,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而这场谈判的结局又可能会如何?
事情的开端要追溯到10月4日,欧盟通过了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法案,自此,双方进入了漫长的后续谈判阶段。从6月中欧双方建立磋商机制到如今的紧迫谈判,时间转瞬即逝,距离欧盟定下的终裁日期——10月30日,仅剩一周。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欧盟委员会却采取了一种不太光彩的手段,试图绕过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直接与部分中国企业进行私下谈判。此前在10月17日,中国机电商会公开披露了欧方的“阴阳”行径,指责欧委会在与中方磋商的同时,还与部分企业进行价格承诺谈判,显得极其不公。
欧盟为何要这样做?
一方面,他们可能认为与个别企业私下谈判能够获取更多的谈判优势;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中欧之间的协调机制并未完全落实。在WTO框架下,发起反补贴调查的成员国通常有两种解决方式:政府承诺与价格承诺。政府承诺意味着从国家层面停止补贴,而价格承诺则是在市场规则下协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促使欧方取消对华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
然而,中方显然不可能接受政府承诺的方式,因为这意味着承认不合理的补贴存在。而对于价格承诺的方案,中方在8月24日便已正式提交,得到了包括上汽、吉利、比亚迪等12家企业的授权,显示出行业的团结与合作。然而,欧方对此置若罔闻,反而选择分化中国企业,试图通过各个击破的方式获取更多利益。
在这种背景下,个别中国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竟然接受了私下的约谈。这一选择无疑让官方感到失望,据报道,目前商务部已要求这些企业暂停在欧盟的投资计划,整体保持低调。这一举措表明,中方不再对这些“任性”的企业进行纵容,而是发出了明确的最后通牒。
至于未来谈判的结果,无疑是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但无论如何,一方面,中方要保持一致的立场,不能因为个别企业的私利而影响整个行业的团结。否则,失去的将不仅仅是利益,更是整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和竞争力。另一方面,欧方若继续坚持分化的策略,最终也将面临中方的强硬反制,谈判结果可能不会如他们所愿。
再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这场中欧谈判的影响也将波及到未来的国际贸易格局。随着全球对电动车需求的上升,各国都在加紧布局,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若中欧之间的合作能在这次谈判中建立起新的信任机制,或许能为未来的共同发展奠定基础。但如果双方继续在利益面前反复较量,恐怕难以达成共识,最终受损的将是双方的长远利益。
不过,在最后,还是要告诫中企的是,企业在面对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时,必须谨慎选择。不能让欧方的分化策略得逞,特别是在经过艰苦谈判后,切不可因小失大。这场中欧谈判的结局将不仅关乎电动汽车产业的未来,更关系到中欧之间的信任与合作。无论如何,团结一致与理智决策才是企业与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只求自己利益,最终只会被其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