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热点 > 正文

突发!西方惊变,大国元首殊死一搏,中国这次要躺赢了

时间:2024-06-15 20:03:01        来源:都市军事

 欧洲政坛在燃烧,巴黎此刻无人入眠!北京时间10日晚,欧洲议会选举结果出炉,马克龙所在的执政党复兴党遭遇惨败,得票率为14.6%,而其政治宿敌勒庞领导的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以31.5%的选票,在法国政党中傲视群雄,位居第一。

消息一出,几乎各国时政新闻的头版头条都在报道,而写这篇新闻的人应该都有着同样的感受:西方政治生态在这一刻画下了惊变的转折点!

作国际社会的重要一极,欧洲惊变的余波将必不可免的冲击到世界局势。

但好消息是,这股余波对我们是有利的。

欧洲议会选举投票

欧洲议会一共有720个席位,根据条约规定,各成员国获得的席位是按人口等比例划分的,法国分到了81个席位,仅次于德国。按31.5%和14.6%的比例,勒庞获得了25个席位,马克龙只有12个。

虽然25个席位在720个总数中并无足轻重,但欧盟出于强调自己是一个政治整体的目的,在议会制度上实施去成员国主权化,即议员的行为和投票不按成员国主体作区分,而是按党团来分的,说简单点就是即便议员们来自不同的成员国,但只要立场相同,便可以组成政治联盟在欧洲议会上发挥更强大的作用。

现在的情况是什么呢?

除了勒庞的领导的国民联盟,德国的选择党,意大利的兄弟党,奥地利的自由党等右翼政党都在本次选举中集体胜出,建制派统领欧洲议会的时代被彻底终结了。

以马克龙为代表的左翼势力和以勒庞为代表的右翼势力,对于欧盟的认知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左翼主张欧盟是欧洲人的欧盟,右翼则更强调欧盟是欧洲国家的欧盟,前者的核心宗旨在于通过弱化成员国主权地位强化欧盟的主权,使得欧盟更能以一个国家的形象活跃在国际社会,后者是通过强化成员国主权让欧盟回归到区域合作组织的原有地位。

欧洲议会是欧盟三大机构之一,不仅手握人事任免权,还在财政预算等事项上拥有重大决策权。右翼势力在选举中集体胜出,预示着欧盟国家化的前景越来越渺茫了。

马克龙拥有很高的战略眼光,他深刻地明白,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瓦解与核武器的出现,欧洲列强等小国土、小人口、小资源的三小国家退出大国对抗的核心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像中美这种,拥有大国土、大人口、大资源/工业的三大国家。大国土意味着拥有更广袤的战略纵深,大人口意味着更丰富的劳动力和战争动员力,大资源/工业意味着更雄厚的生产力。

国际斗争的模式不外乎两种,要么在冷战中全面竞争,要么在热战中既分高下又决生死,而这两条路只有三大国家才能笑到最后。

欧洲国家的实力是很强,但三小的硬伤决定了他们若以本国力量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下两常的地位就已经是天花板了。正因如此,马克龙历来主张以欧盟国家化和中美竞争,这样一来,欧盟在硬基础上就是一个拥有近五亿人口规模、437.99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3.36万亿美元工业产值的超级大国,届时中欧美三足鼎立,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但右翼在议会胜选后,欧盟由国家化向组织化退步渐成大势,所以马克龙必须殊死一搏:解散议会,提前举行法国议会选举。

据路透社6月9日报道,由于法国执政党复兴党在当天结束的欧洲议会选举中惨败,支持率远低于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法国总统马克龙于9日晚间宣布解散国民议会,提前举行法国议会选举。

欧洲舆论普遍认为马克龙此举是输红眼的赌徒心态,比如BBC就说马克龙本可以采取不同的反应,将极右翼的巨大胜利解释为欧洲的失常,并在更重要的选举中再调整回来,并可寄希望于即将在德国举行的欧洲杯以及更重要的巴黎奥运会,以此可以摆脱几个月的政治困扰。

但他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的路,冒着内阁被极右派或者其他反对势力夺走的风险孤注一掷。

9日晚,马克龙发表全国电视讲话,解散议会,面色肉眼可见的憔悴

在戎评看来,马克龙提前解散议会并非是冒险,而是在破局。纵观马克龙和勒庞的政治决斗史,凸显的就是一个爬坡。

2017年法国大选时勒庞对马克龙的威胁还是缚鸡之力,2022年就成了拔山扛鼎之势了,不但得票率仅领先17个百分点,有时候在议会上也需要联合小党派才能形成绝对多数的优势。

如今各国右翼力量又在欧洲议会选举中集体胜出,充分说明了右翼的影响在民间大势已成,时间拖得越久,他们的民意支持度就越高。要真按部就班在三年后选举,到时候在保守主义风气横行的情况下,勒庞和国民联盟胜选的概率不说100%,但至少也有八成的把握。

提前大选的破局之道是在赌摇摆票,2022年法国议会大选的投票率只有65%,有三成以上的人没投票。民调机构曾经做过统计,这里面超过半数的人都是左翼政党的传统支持者,但每况愈下的经济水平让他们对执政党越来越不满意,但又不想投票给右翼,所以干脆摆烂。

马克龙解散议会提前大选,正是要借着右翼胜出所带来的舆论冲击,广泛动员那些摆烂的票仓赶紧去投票,从而赢得国内选举。试想一下,你跟你的朋友闹矛盾,但这时你两共同的敌人要过来打他,你是先帮着你朋友打退敌人还是视若无睹,答案显而易见。

只要马克龙能在国内议会选举上取得胜利,那就可以用国内的统治力平衡掉右翼在欧洲议会的优势:你敢在欧洲议会上卡我的议案,我就敢在国内议会上卡你的议案。必须承认,这确实是一步险棋,互联网时代,舆论传染的效率比天花还恐怖,借着右翼胜出所带来的舆论冲击提前大选,虽然能通过放大危机感的方式重新获得摇摆票的支持,但同样也会有其他人在舆论的影响下倒向右翼。

刀锋入骨不得不战,背水争雄不胜则亡!对于马克龙而言,这是一场押上本人和欧洲政治前途的豪赌,要么大胜,要么大败,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了。

但不论是哪种结果,对中俄来说,都是利大于弊。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一点,右翼力量的严格意义称呼叫本土派,他们与欧盟派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任何政策不以意识形态为出发点,而是立足于本国利益服务于本国利益,意识形态是欧盟和美国之间最大的羁绊,因为所谓的共同价值观,欧盟不得不在一些政策上跟美国捆绑在一起。

如果本土派在欧洲议会确立起话语权,美欧、俄欧、中欧的关系都会受到大范围的影响。

美国受到的当然是负面影响:欧盟派认为欧美合作大于竞争,主要的矛盾点集中军权上,其他方面则是天生的盟友。但本土派认为欧美竞争远大于合作,甚至美国的威胁比中国要大,原因很简单,历史上,美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可以牺牲欧洲国家,包括但不限于,策划科索沃战争导致欧元差点出师未捷身先死;引爆希腊债务危机,险些令欧盟信用破产;鼓动英国脱离欧盟,激起欧洲政治动荡。

由于美国牢牢把持着欧盟各方面的大权,并且还在三大机构中扶持了很多亲美派,这导致美国每一次牺牲欧洲利益时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远胜于来自中国单纯的科技产业挑战。所以,在欧洲本土派眼里,中国只是经济上的竞争对手,美国则是全方位的敌人。

对手和敌人,相似的语境对应的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行为,对手只需要将他打败就行了,敌人必须不死不休。

对中俄则是利大于弊:俄欧关系的症结是俄乌战争,在以勒庞为代表的本土派看来,这场所谓保护欧洲安全的战争,反倒是推动欧盟脱离北约的绝佳理由。勒庞在参加法国总统大选时曾指出:如果她顺利当选,法国将退出北约。不做丝毫回旋,更不做任何掩饰,就像特朗普那样,头天入驻爱丽舍宫,第二天就签署退约的行政令。

她还强调,法国必须捍卫自己的利益,脱离军事集团的逻辑。所以我们将退出北约,这样就能不再卷入其他国家的冲突。而这个其他国家的冲突指的正是俄乌战争。

欧洲是产业型经济体,俄罗斯是能源型经济体,双方天然互补,在冷战结束后的前20年里,俄欧关系亲密无间,不是盟友但胜似盟友,在俄罗斯稳定且廉价的能源供应下,欧洲制造业的产品极负竞争力,欧盟更是被世人盛赞为近代史以来人类最强大的经济体。

但俄乌战争终结了这个黄金时代,失去俄罗斯的欧洲在工业和经济上双双失去生命力,企业倒闭的浪潮正从莱茵河蔓延到塞纳河,昔日繁华富庶的西欧已从神座上跌落。

本土派要重振辉煌,就需要中止俄乌战争,然后修复俄欧关系,虽然不一定会成功,但必须要这么做,这是一条清晰可见并不难以预测的轨迹。

勒庞与普京私交甚密,她认同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主权

而在中欧关系上,本土派胜选最大的负面影响集中在汽车领域,在经济下行环境里崛起的本土派,往往伴随着贸易保护主义,汽车是欧洲工业的基本盘和经济支柱,超过36.8%的制造业企业从事着汽车相关业务。

快速崛起的中国汽车工业对老牌势力的冲击有目共睹,中欧两大新老汽车强国的交锋也已经从中国战场打到了欧洲战场,本土派掌权,一定会在政策端提高中国汽车品牌进入欧洲的门槛,这是不利的一面,我们需要做好心理准备。

但除此之外,本土派治下的欧洲跟中国有着更广阔的合作空间,包括地缘政治上的去美国霸权化,货币领域的去美元化、科技产业上去美国长臂管辖化,总之就一点:只要美国还是霸主,中欧合作永远利大于弊。

法国这次提前大选,就算本土派棋输一招,但民族主义的情绪在欧洲民间已蔚然成风,今后不管是谁在台上,都必须要考虑到这股能左右欧洲政坛的情绪,而欧洲民族主义情绪的劲敌从来都是美国!因此,7月7日之后不管谁胜谁败,中国都能躺赢。

虽然中国从不提倡甚至还反对所谓的站边论,但美西方的做法正在一步步的将世界其他国家推到中国这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