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热点 > 正文

全球格局,悄然转变!

时间:2024-06-10 17:01:30        来源:都市军事

 曾经的全球格局,各类地摊文学已经分析的头头是道,我就不详述了。但有些粉丝可能还不完全了解,我再简要做个梳理。

一战二战两场战争让美国从跻身全球一流强国。此后,美国又花了40年,熬崩了苏联、日本,进而构建起了自己所掌握的全球政治、经济、金融格局。

政治上,在后殖民时代,美国通过结盟和均势,影响全球政治走向。身处北美洲,美国对外的战略重点是欧亚大陆,美欧结盟构成基本盘,然后在中东扶植以色列平衡阿拉伯国家,在东亚扶植日韩以及阶段性联合俄罗斯制衡中国。对于非洲、中亚、南亚等一些地区的小国,主要通过干预选举、颜色革命两类手段来实现对其影响。

经济上,打通全球贸易链,重新构建全球“三层金字塔体系”。塔底是资源型国家,典型代表澳大利亚,通过出口矿产等资源立国;塔腰是生产型国家,典型代表,第一代阶段是德国、日韩,第二阶段是中国,通过进口基础资源进行加工生产,然后形成对消费大国的出口;塔顶是消费型国家,典型代表美国、英国,一方面消费生产型国家产品,另一方面牢牢把控“微笑曲线”的两端,建立高科技、高附加值行业的壁垒,反向给塔底、塔腰国家输出。从而完成经济层面的闭环循环。

金融上,通过构建美元霸权,实现对全球资本的影响。美元霸权的成功源于两个层面,首先,全球实物贸易的计价货币是美元(单实现这一点就极其不容易),构成美元全球化的基础;其次,通过华尔街构建的全球最发达金融市场(股票、债市、衍生品3大市场),成为全球漂浮美元回流的港湾。

这套体系,曾经有着时代的先进性,参与其中的各国普遍能得利,因此各国纷纷加入、各司其职,在90年代苏联解体之后,维持了30年“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

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加入这个体系,你就要使用美元,美国就会收取相应的铸币税。毕竟美元的管理权在美国人手里,是不是超发、是不是调整利率,美国说了算。

而对于那些不听话的国家,完全没价值的,就被踢出局。对于有战略价值的国家,比如小国,主要通过干预选举、颜色革命,最终影响其走势。中型国家,两个办法,要么,是通过金融资本,不算爆炒该国的地产和股市,不断提升该国要素价格,导致其失去全球竞争力,历史上的拉美债务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都是如此;要么,通过颜色革命、军事干预扶植亲美政权上台,典型如乌克兰。

而大型国家,因为有和美国进行战略博弈的体量,美国往往会通过经济、军事、金融等多个维度对对手进行全面挤压。典型如日本,80、90年代日本一蹶不振的核心,是美国通过扶植中国,彻底对日本产业形成替代。

而针对俄罗斯,手段则更加激烈,通过在俄罗斯边境极限施压,逼迫俄罗斯就范,形成局部军事争端,并在经济、金融层面进行制裁,极限施压普京政权。

这大致就是过往几十年,美国向全球施加自身影响力的大致逻辑。但时代在发展,即便美国再强大,曾经的游戏规则,也无法左右浩浩荡荡的历史大潮流。

而今天,全球面临的诸多问题,已经让美国曾经构建的全球治理体系,面临巨大的问题。

全球面临的3大问题

全球之所以能形成今天的格局,跟其面临的3大核心问题息息相关。这其中,美、中、俄等国家,作为其中一员,即是这些问题的创造着,也被这些问题所深刻影响。

问题1:全球科技周期处于下行大周期。

一轮康波周期60年左右,中国的话语体系里称之为干支轮回。科技周期降临带来生产力跃迁,对老百姓而言,就是就业岗位增多、财富积累随着增加。

典型的20世纪初,宝马奔驰福特等汽车商纷纷成立,重工业大发展、交通极大便利,带来城市化加速,进而催生大量工作岗位,经济随之大繁荣,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柯立芝繁荣”、美股10年10倍,就是这轮周期的顶峰。

大约60年之后,新一轮科技周期再度降临,20世纪60、70年代,苹果、微软相继成立,同期以仙童半导体公司为起点,英伟达等一众全球电子巨头纷纷成立,构成了日后催生美国和全球经济再次繁荣的基础。

在创造大量新增就业岗位的同时,它也带来了新一轮个人财富的跃迁周期。按照60年的大轮回,2030年前后,新一轮科技周期爆发期即将到来,但到时会如何尤未可知。而当前,全球仍处在新一轮科技爆发前的至暗时刻。

当有新兴科技周期的时候,大量新兴公司成立,就业岗位开始增加,财富积累开始上升,资本市场开始活跃,进入一轮正向循环。这时阶段你好我好,大家忙着赚钱,日子过的都不错,就没有内卷,大国之间往往更容易和平相处。但等到凛冬来临,失业的人越来越多,即便政府各种手段用尽,依旧不能让大家满意,民怨沸腾之时,就是祸水外引之日,大国之间的冲突自然随之增多。

问题2:贫富分化空前加剧,无用之人越来越多。

刚刚讲到,每一轮科技周期都会带来一轮居民的财富积累,然而,自然规律就是,随着时间推移,财富最终会流向少数人手里。

过往一百年,美国印了天量的美元,但时至今日,美国公民并非比世界其他居民富裕很多,而是美国富豪比其他国家富豪富裕更多。今天的美股,把这个逻辑演绎的淋漓尽致,以苹果、特斯拉为首的美国7大科技公司的股票市值,高峰时是日法英3国股市的总和,占美股超1/4。

这些公司有所谓的社会责任么?看看他们这几年年年裁员,就能找到答案。股东年年要盈利,没有增长的时候,利润来源靠裁员,被裁员人员的生活问题,却要依靠政府来解决。盈利丰厚的大公司尚且如此,中小公司这个问题就更明显。一旦全球进入收缩周期,富豪越来越富,无用之人越来越多。这个过程中,本国政府和本国大企业间的矛盾会加剧,为了给本国企业和居民多争取生存空间,各国之间的矛盾也会加剧。

问题3:全球债务周期进入顶峰,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如果新的科技周期没有到来,前两个问题的解决,主要就要依靠政府。但政府不是万能的,对政府来说方法也就那么多,

对外:

①加大“掠夺”给本国谋福利;

②竖起贸易保护的高墙保护本国企业。

对内:

①加大财政刺激(财政政策);

②直接开动印钞机(货币政策)。

产业政策也很重要,但往往需要比较长时间,难解决短期问题。

对外政策涉及到大国博弈,不确定性高。所以对内政策,往往是一国的重点,而无论是财政政策(政府花自己存的钱)、还是货币政策(政府印新的钱),本质上都是在积累政府的债务。

过去100年,美国政府不断发行债券,向本国公民和全球政府借钱,时至今日,已经到动不动就触及债务上限(不设上限容易借债失控),导致政府频频关门。这也意味着,美国政府举债刺激经济的空间已经越来越窄。

美国之外,过往10年,欧洲方向上,希腊债务危机、意大利债务危机纷纷爆发,最后只能德国帮着收益烂摊子,英国看情况不对,赶紧脱欧。

而东亚文化圈,日本、韩国、中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中国近几年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频频被国内媒体报道,其实也是到了政府再难通过大幅借钱来刺激经济的阶段。对内的政策渐渐到达极限,这时,对外进行外卷,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基于这3个问题,就可以理解过往全球以及国内过往发生的一些现象,并推演未来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

首先,国家层面,大国纷争、小国动乱。本质都是凛冬之中扯被子的游戏,这个现象要一直持续到刚刚提到的3个问题得以解决,或者至少第一个问题要被解决。

其次,经济层面,赢家通吃。任何一个时代,科技周期的后周期,都是小散乱弱被出清,赢的国家、赢的产业、赢的公司,获得最大化的利润。

再次,居民层面,全球绝大部分人的财富增长停滞甚至缩水。身处小国的、入错行业的、所在公司被卷没的、投资出现重大失误的,体感会更差。

科技的下行周期、债务扩张的晚期,典型特征就是,全球普遍进入了一个比差的时代,地缘冲突加剧、产业竞争加剧、行业内卷加剧、财富增长停滞、生存压力加大、生育率大幅下滑,如此循环往复。

这个循环的打破,说透了就3个办法:

①新科技周期降临(搞增量、开启新一轮集体富裕);

②制度改革(搞存量、劫富济贫共同富裕);

③用时间疗愈(维持现状、以时间换空间)。

虽然说这两年大家体感普遍不好,但要庆幸的是,我们没有生在小国,没生在俄罗斯、没生在中东。即便出生在欧洲,以经济最好的德国为例,最近5年平均电价上涨超50%,一面通胀高涨、一面岗位收缩,这种痛感、落差感其实比持续贫穷的人甚至更大。

美国面临的7大难题

刚才分析了美国构建的全球治理体系,以及当前全球面临的3大问题。接下来,再讲一下曾经的全球绝对核心美国,今天所面临的7大难题。

从国际层面来看,

首先,地缘格局极限承压。2023年大家都看到了中国主导“沙伊和解”,紧接着今年“以伊冲突”再度爆发,叠加“俄乌冲突”渐成持久战,胡赛武装持续在红海躁动等,一系列事件表明,这两年美国在地缘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地缘统治力本质是军事实力,美国军费开支占全球40%,是保证美国地缘统治力的前提。美国在东欧、中东、红海等多个传统势力范围遭遇僵局,背后是美军地缘影响力的下降。维持隐性的海外殖民,需要财政投入大量资金,今天美国财政也捉襟见肘,维持此前全球化布局的模式就会出问题。

第二,产业替代计划进展缓慢。2018年以来,中国出口“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的出口增速不断攀升,全球份额遥遥领先,这肯定跟当年特朗普开打中美贸易战时的预想不一样。

美国当然希望寻找下一个生产型国家替代中国,但7年过去了,中国不断用真实的出口数据证明自身的不可替代性。同期,越南作为替代型国家的一个缩影,一度看上去如火如荼,但近两年出现地产崩盘、银行坏账等诸多问题,进入增长瓶颈期。而印度未来5年看,只能讲替代中国的故事而无法将其变成现实。

第三,美元霸权势头渐弱。曾经美元之所以坚挺,源于美国经济、军事、金融在全球的领先性。70年代美苏争霸的时候,美元有段时间是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货币,后来苏联陷落、英国没落,没人能够再挑战美元的地位,美元才开始进入坚挺周期。但这两年,美国贸易逆差越来越大,产业空心化问题仍旧没有得到解决;同时,为了刺激本国经济并维持全球军事影响力,借的外债越来越多。

汇率的涨跌,长期看,是大家对于一国长期经济增长和综合实力的预期。从2022年起,以人民银行为代表,印度、俄罗斯等全球多国央行开始减持或者少持美元、增持黄金,其核心原因,还是担心美国陷入滞胀泥潭,外加美国连年贸易逆差,一旦全球看衰美元成为趋势,美元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从国内层面来看,

首先,经济刺激计划,副作用显现。2020年为应对新冠疫情,美欧开启了直升机撒钱模式,这一刺激方案确实给美国经济带来了此后4年的中高速增长,但同期,欧美国家通货膨胀高企,居民手里的美元购买力明显下降。而当美国居民花完当初政府发的钱之后,通胀却迟迟下不来,手里的钱没了、但物价却下不来,这样典型的“滞胀”格局一旦持续,对美国经济的打击将非常大。

第二,制造业回流道阻且长。为了抵御通胀,劳动者毫无疑问会要求更高的工资,而工人工资居高不下,叠加同期美国国内其他各类原材料、服务价格等都受通胀影响而涨价,过高的成本,导致特朗普当年开启的“产业回迁计划”受阻。这几年,富士康、台积电等全球大厂在美国投资建厂折戟,就是不争的事实。

美国搞制造业回流,核心还是要补强美国的第二产业。制造业回流推进不利,导致当前美国产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短期难以解决。高科技行业和金融服务业发达,确实能够在全球攫取利润。

但产业不均衡直接导致两大问题,其一是在潜在的地缘冲突中无法打赢持久战(没有持续闭环的工业生产体系);其二是导致美股科技巨头和金融巨头两家独大,美元回流美国本土之后,由于没有好的实体投资项目而转战金融市场,滋生美股尤其是7大科技公司的泡沫化风险。

第三,政府债务屡创新高。举债都有利息,2020年之前美国政府的付息成本是2.0%左右,今天美国政府的借债成本4%左右。每年大幅增长的利息支出,叠加高昂的军费开支,以及每年依旧要向居民进行财政支持,让美国政府屡屡触及债务上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随着美国政府的举债空间越来越小,如果当下的种种问题持续得不到解决。

此后美国政府可能就不得不再次重复“超发货币-通胀高企-美元贬值-高昂利息”的负向循环。而这也会影响美国国际事务的各项开支,削弱美国的地缘影响力。

第四,内部分歧越来越大。最近几年,美国内部的各类分歧越来越多,民主、共和两党党争愈演愈烈,政权交替过快导致政策没有连贯性,部分州独立呼声越来越高,昂撒势力与犹太势力纷争加剧。

这些现象的背后,与美国通货膨胀高企、贫富分化加剧、部分群体就业困难等问题紧密相连,同时也是前述几大问题在美国政治与文化层面的一种表征。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各类分化甚至分裂的现象也将愈演愈烈。

全球格局悄然变化

美国当前所面临的这些问题,会弱化其全球治理体系的掌控力。在没有出现强劲挑战者之前,尽管掌控力在变弱,但不妨碍这一体系继续运转。但如果有体量相当的对手出现,全球格局就会发生新的变化。

刚才提到美国的全球化战略,涉及政治、经济、金融3个层面。

在地缘层面,伴随着俄乌冲突行至今日,以及后来中国主导“沙伊和谈”、“中吉乌铁路”,此前美、俄、中三国演义,正式进入中美两大集团博弈的时代。

欧洲方向,俄欧之间的纷争大概率延续到普京政权结束,中东地区,伊朗成为日后显性制衡以色列的关键力量,东亚及南亚看上去偶有争端,但本身仍是中国的辐射范围。

美国高明之处是不断放弃低端产业,然后把高附加值的产业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这个模式的经济账是算的过来的。但这个模式的问题在于引发“产业空心化”,芯片、医药、金融等这些行业,和平年代利润是高,但一旦进入战时状态,传统重工业的空心化,以及产业链的不健全,就会使其在消耗战、持久战中,落于下风。相比10年前,美国近两年在其传统势力范围开始遭遇更多挑战,也是中美在地缘层面进入“战略对峙”的一个表现。

经济层面,是中国在本轮中美博弈中的重中之重。当前,中国不仅仅在“新三样”的产能、出口额、竞争力问鼎全球;同时,在其他包括生物医药、电子等高科技板块持续追赶,华为自研芯片的突破就是例证。在此前美国想制裁中国的多关键产业中,我们都在持续发展的进步。而在全球市场化竞争环境中,中国在出口导向的各大高附加值板块不断扩张市场份额,这也导致美国寻找中国替代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而美国自身的制造业回流,同样因为中国产业链更加完善、成本更加低廉而进展迟缓。美欧重提新能汽车污染问题、停止新能源车生产,本质是卷不过中国企业,这时的贸易保护行为,结果是欧美居民无法享受低价商品,而被迫承受高通胀的难题。这过程中,随着中国对一带一路倡议国家的影响深化,中国原有优势产业的领先地位将依然稳固,而劣势领域仍在持续赶超。在存量博弈的年代,我们渐渐变强的同时,总归有人会相对变弱。

金融层面,由于美元享受全球流通货币的地位,本身可以用极低的成本来超发货币,维持军费、刺激经济,即便大家苦美久矣,但除了美元我别无选择,也只能继续在原有的体系里打转。但当中国经济体量逐步逼近乃至要超越美国的时候,原有的这套货币体系就会出问题。各国开展贸易,可以用人民币结算、可以双边货币互换,总之就是减少使用美元。而美国地缘控制力的减弱,也会加剧这一趋势的发展。

长期看,美国问题在于自身是贸易逆差国,只能向外花美元、不能向内回收美元。当大家纷纷抛售美元,这时候美国自身又没有能力承接的时候,就很容引发美元贬值。而美元一旦进入贬值周期,当大家希望寻找美元替代的时候,谁是贸易强国谁的优势将最明显。

当然,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困难并不比美国少,限于篇幅原因不再做赘述。后续,我会详细分析中国所面临的4大难题和3大核心优势,以及在此基础上,未来我们会有哪些产业机遇和投资机会。届时,我会分享在我私密粉丝社群【柏年的财富圈】里,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扫描文末二维码加入收看。

毛主席曾在“论持久战”当中,提到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战略防守”、“战略僵持”、“战略反攻”。随着时间推移,中国在贸易战之后逐渐从此前的“战略防守”转入“战略僵持”阶段。如果没有大规模的军事争端,这个阶段可能会维持5-10年,然后,我们极有可能在进而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况且,时间仍站在我们这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