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消息,日前对一位专家进行了采访,针对明年的南海局势,做出了预测。
1、今年是南海局势的转折点?
报道称,一位业内权威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对于南海局势来说,是一次重大的转折点,而明年,一些心存侥幸的国家,或许会进行进一步的试探和挑衅,对此,中国一定会出手。
这一判断背后,是2016年南海仲裁案裁决以来,中国对局势的不断调整与稳定。这些努力在短期内似乎成效斐然,但新的一年是否如预期般平稳向好,却仍充满不确定。
“中菲在黄岩岛、仁爱礁周边的争端频发,显示出趋稳态势在一定程度上被逆转,”专家如是说。尽管如此,他对中国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能力充满信心。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让2024年成为了转折点呢?
11月8日,菲律宾签署了2大新法案,试图用国内立法固化其在“南海仲裁案”中的海洋权利主张。这一举动立即引发中国的反制措施——11月10日,中方发表声明,宣布黄岩岛的领海基线,并明确表示该海域为中国内水。此番举措无疑向菲律宾及其他相关国家发出了强烈信号:南海主权不容侵犯。
2、美菲“暗流”:秘密筹谋背后的较量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近期访问菲律宾期间,透露关于“仁爱礁特遣队”的计划。虽然这支特遣队的详细信息尚未披露,但可以肯定其由美国军人组成,为支持菲律宾在南海活动提供助力。
如果美菲继续在仁爱礁采取挑衅行动,专家斩钉截铁的指出,不排除中国将采取果断措施,甚至可能直接移除菲律宾非法“坐滩”的军舰,一些国家不该心存侥幸,因为中国一定会出手,因为这将上升到侵犯国家领土主权的问题,中方不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种暗戳戳的挑衅,无疑给南海安全局势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与此同时,也考验着南海各声索国的外交智慧与军事应变能力。
然而,在紧张局势之外,南海或许在迎来合作的新契机。
3、南海的另一种可能
专家表示,2025年被视为南海共同开发的“窗口期”,中国与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在联合声明中均提到海上合作开发的可能性。
10月14日,中越联合声明推动北部湾湾口外海域划界磋商,而11月9日,中印尼共同提及在重叠海域开展合作开发。这一系列声明表明,虽有摩擦,但合作的空间与意愿依然存在。
专家认为,这些声明释放了一个积极信号:在南海问题上,各方终究需走合作之路。若能实现中印尼、中越等国的联合开发,将成为地区合作的典范,或许也为解决多边海域争端提供了新思路。
而面对美菲在背后的“小动作”,特别是美国在菲律宾部署“堤丰”系统,中国仍需要警惕其对南沙岛屿,尤其是填海岛屿安全带来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