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俄乌冲突可以说是越来越严峻了,俄罗斯本土遭遇大规模的集群轰炸, 针对于此俄罗斯多名高管表示,如今俄乌冲突已经变成了北约和俄罗斯的战争。
俄乌战场
那么俄罗斯为何要这么说呢?这场冲突,中国会有什么反应吗?
11月25日库尔斯克,七枚导弹,七架无人机,裹挟着冰冷的金属和火药的气息,直奔俄罗斯腹地,虽然俄军的防空系统成功拦截了这些来袭的“钢铁之雨”,但这场袭击本身,却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也彻底打破了俄乌冲突的微妙平衡。
乌军此次使用的,正是美西方国家提供的武器,这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它暗示着西方国家正在更深层次地卷入这场冲突,也使得冲突的性质发生了微妙的转变,乌军的这次行动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经过仔细考虑和计划的。
俄乌战场
在战场上节节败退的现实,迫使他们必须采取更加激进的行动,以扭转颓势,袭击俄罗斯本土,既是对之前俄军“榛树”导弹试射的报复,也是一种政治姿态,旨在向世界宣示乌克兰抵抗的决心,并以此为筹码,争取更多的西方军援。
只有持续不断的外部支持,才能让这台战争机器继续运转下去,面对乌克兰军队的挑衅,俄罗斯的回应又快又硬,俄军成功试射“榛树”中程高超音速导弹,这枚导弹虽然未携带核弹头,但却足以震慑对手,在西方媒体的渲染下,这次试射一度被解读为俄罗斯在展示其核威慑力量。
导弹
普京的辟谣,虽然澄清了事实,但却无法掩盖这次试射背后的战略意图:警告基辅及其背后的西方支持者,不要试图挑战俄罗斯的底线,不过,乌军的攻击让俄方实在受不了了,克里姆林宫的发言人佩斯科夫说,这场冲突现在已经变成俄罗斯和北约之间的对抗。
这不只是空话,而是对当前形势的清醒认识,乌军使用的武器来自西方,情报支持来自西方,甚至作战计划也可能由西方顾问参与制定,在这种情况下,将冲突定义为与北约的对抗,也就顺理成章。
北约
西方国家在俄乌冲突中的角色,一直充满矛盾,他们向乌克兰提供源源不断的武器装备,并提供情报和训练支持,客观上加剧了冲突的烈度,他们又小心翼翼地避免直接军事介入,划定各种“红线”,生怕引火烧身。
这种“代理人战争”的策略,既能削弱俄罗斯的实力,又能避免自己深陷战争,真是一箭双雕,随着冲突的升级,这种平衡正在变得越来越脆弱,拜登政府即将卸任,新当选的特朗普政府的对乌政策,充满了不确定性。
美国和北约
特朗普一直对对外援助持谨慎态度,他更倾向于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而不是继续向乌克兰输血,这种政策转变的可能性,让乌克兰感到不安,也促使他们采取更加激进的行动,以争取在谈判桌上获得更多筹码。
西方国家自己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经济问题,持续的军援,对本国财政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在经济压力增大的情况下,继续大规模支援乌克兰可能会在国内遇到更多的反对声音,这也让西方国家在继续支持乌克兰的问题上变得更谨慎了。
北约
整个欧洲大陆都感受到了冲突升级的威胁,如果俄军真的对基辅发射“榛树”导弹,那么冲突的烈度将进一步升级,甚至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地区冲突,到时候,欧洲可能会成为这场地缘政治博弈的最大受害者。
中国斡旋
战场上的硝烟四起,但背后的外交谈判也在悄悄进行,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的表态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泽连斯基愿意听取中国等多国提出的和平建议,这和乌克兰之前对中国的态度大不相同。
之前,乌克兰跟着美国和欧洲的节奏,批评中国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支持,并把一些中国企业列入黑名单,泽连斯基本人也曾批评中国提出的“六点和平方案”具有“破坏性”,是什么导致了乌克兰态度的如此剧变?
泽连斯基
答案或许就在于残酷的现实,战场上的失利,西方的援助减少,以及对未来前景的担忧,都让乌克兰意识到,继续对抗下去,只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困境,与其孤注一掷,不如尽早寻求和谈,以争取更大的主动权,而中国,正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和平契机。
中国提出的“六点和平方案”,包括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和平解决国际争端、防止人道主义危机、保护平民和战俘、维护核电站安全、减少战略风险、保障粮食外运、停止单边制裁、促进经济社会恢复重建等内容。
泽连斯基
这个方案并不是单纯偏向某一方,而是基于国际法和道义,尽量平衡各方利益,寻找一条实现和平的路,尽管“六点和平方案”的落实,将面临诸多挑战,但它无疑为和平解决俄乌冲突,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框架。
相比于乌克兰自己提出的和平方案,中国方案更容易被俄罗斯接受,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俄罗斯也需要考虑中国的立场、
除了中国,南非和巴西等国家也在积极帮忙调解,这些国家的参与,使得和平解决的希望,变得更加光明。
和平进程的推进,需要两边都做出让步,才能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国际社会也应积极行动,为和平进程营造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