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评论 > 正文

俄军在库尔斯克为何拒绝乌军缴械

时间:2024-08-24 13:27:15        来源:都市军事

 最近,俄罗斯方面的表现让人非常不解。随着乌克兰上万名士兵进入库尔斯克地区,俄罗斯所面临的战争风险越来越大。昨天,乌克兰又出动了数十架无人机,对莫斯科发动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无人机攻击。然而普京似乎并不着急,甚至都没有派出俄军主力进入库尔斯克。

目前,只是俄罗斯瓦格纳、车臣地方武装和俄罗斯海军801步兵旅进入库尔斯克。意外的是,尽管面对的并不是俄军主力,乌军在库尔斯克的所谓大反攻形势,也立即被逆转。目前,俄罗斯的主要村庄已被俄军夺回,大部分乌军逃到了森林里躲藏,部分乌军开始投降,甚至是成建制投降。

然而,神奇的一幕又出现了!俄罗斯竟然宣布同意接收库尔斯克的乌军投降,但不接受雇佣军的投降。不过,这多多少少能让人理解,因为这些雇佣军并不是真正的军人,俄罗斯把他们当成了恐怖分子,不会接受他们的投降,只会想想办法把他们全部就地正法。

而车臣和瓦格纳公布的受降政策,又在此基础上,再加了一条。他们宣布,对成建制投降的乌军,只同意就地改组和整编,不接受其缴械。这就太让人意外了!为什么对投降的乌军不接受缴械呢?不缴械还叫投降么?

综合来看,车臣和瓦格纳做出一决策的背后,可能蕴含多重战略考量。这一决策也可能体现了俄军对投降乌军的某种程度的信任,比较双方曾经是一个国家。虽然战争是残酷的,但战争中的士兵往往因各种复杂原因而被迫走上战场。对于那些真心愿意放弃抵抗、寻求和平的乌军士兵,俄军可能认为他们不太可能再次叛变或发起攻击。因此,通过保留他们的武器,对他们进行改组和整编,这既展现了俄军宽容和人性化的一面,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这些士兵的忠诚度。

俄军可能认为,保留投降乌军的武器装备,能够让这些部队保持现在的战斗力,从而更快速地重新融入战场,甚至可能让他们掉转枪口,对准乌军。

当然,俄军也可能存在谨慎和戒备心理。毕竟,在战争中,诈降和背叛都是常见的战术手段。因此,俄军可能采取了双重策略:

一方面,通过保留其武器来显示对投降乌军的信任;

另一方面,也时刻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变故。

可见,车臣和瓦格纳非常聪明,他们这种策略既能够激发投降乌军的积极性,又能够确保自身的安全。

而且,从俄军的表现看,不排除是故意让出库尔斯克,以诱敌深入。库尔斯克虽然是一个州,但人口只有120万人,其中超过40万人居住在州府所在的城市里。真正居住在乡下农村的居民不到40万人。这40万农民居住在约 3 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土地上,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13个人。

因此,乌军在如此地广人稀的地方搞大反攻,几乎就是“长驱直入”。然而,尽管俄罗斯尽管还有至少50万预备部队主力,却没有动用,也没有大规模从乌东地区抽调兵力,是不是有点诡异。

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库尔斯克距离莫斯科非常近,而俄军竟然没有部署像样的边防力量,这绝不可能是俄罗斯的疏忽或者军力不济。如果不是故意为之,是不是很难解释得通?

如果是故意为之,乌军的命运可能就太悲惨了。普京或俄国防部很可能早就预料到乌军会有库尔斯克的大反攻。因此,乌军进攻库尔斯克后,俄方压根就没有进行像样的还击,而是组织近十万居民大规模迁移。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俄方故意为之的可能性更大。

不过,如果说俄军诱敌深入,似乎违反了战争的常识。俄军为什么不在乌东四州大量歼灭乌军,却非要把乌军引入到自己的领土上呢?,这好像也解释不通。

实际上,在俄罗斯眼中,现在的乌东四州,也已经是俄罗斯的领土了,而且这个地区的民众大部分都是俄罗斯族。同时,这一地区人口还非常密集,还有大量的工业设施。如果俄军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将会严重破坏当地基础设施。这样一来,战后俄罗斯还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进行重建,因此得不偿失。更严重的是,如果因此杀伤了大量的民众,又会遭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这或许是俄罗斯诱敌深入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战争是残酷的,无论是战争中的士兵,还是民众,他们往往都是无辜的。但是人类尽管已经有上万年的历史,却仍然不断通过战争,屠杀自己的同类。对此,我们也是无可奈何!我们唯一希望的是,战争的双方能够给予战俘更人性的待遇,从这一点看,似乎俄军方面做得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