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评论 > 正文

伊朗朝鲜的导弹,源源不断运抵俄,但普京清楚,真正助力来自中国

时间:2024-02-25 12:04:28        来源:都市军事

 最近俄乌战场有了新变化:俄军在获得了涅茨克重镇阿夫杰耶夫卡战役的重大胜利之后,又开始在战线的多个区域展开了进攻。目前俄军弹药充足,人员满编,更重要的是,俄罗斯经济发展正常,甚至比起濒临衰退的欧洲来,可以说是增长迅速。西方媒体普遍认为,俄军充足的武器装备除了来自俄罗斯自身的军事工业之外,伊朗和朝鲜提供的武器和弹药也“功不可没”。

朝鲜和伊朗的武器和弹药正在被源源不断地运到俄罗斯,这与乌克兰从西方国家获取的武器弹药几乎中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因为俄乌双方在军事后勤保障上拉开了明显差距,俄军才能够在近期在战场上取得了一连串重要胜利,战争天平正朝着有利于俄罗斯的方向倾斜。当然,普京政府心知肚明,虽然伊朗和朝鲜的支持给了俄罗斯急需的武器弹药帮助,但是对俄罗斯的发展来说,真正助力却来自中国。

(朝鲜新闻中的KN-24导弹发射车)

伊朗和朝鲜两国早已被美国、其他西方国家甚至联合国制裁多年,所以在俄乌冲突中,它们可以毫不避讳地选择站在俄罗斯一边,美国和西方实际上也无法再对它们施加什么实质性的压力,因为能做的美国和西方都已经做了,除非进行直接军事打击,但这又会引发无法预料的结果,美国投鼠忌器。

据西方媒体报道,伊朗除了向俄罗斯出口了数千架“沙希德-136”自杀无人机及其生产线之外,还向俄罗斯提供了约400枚导弹,其中包括“真主之剑”等“征服者-110”系列短程弹道导弹。但是目前西方只发现俄军大量使用伊朗自杀无人机的证据,还未发现俄军使用伊朗地对地导弹的证据。

(朝鲜KN-24导弹发射)

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在一年多之前就拿着卫星照片当作证据,指责朝鲜通过铁路将数千个集装箱运往俄罗斯,其中主要就是各种武器弹药,包括大口径火炮炮弹、火箭炮炮弹等等。最近西方国家又称朝鲜已经向俄罗斯出口了大量短程地对地导弹,可能是KN-23、KN-24和KN-25系列(也称“火星-11”系列),外形与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短程地对地导弹很像,但技术完全不同。根据西方媒体的报道,在今年1月份俄军已经开始在乌克兰战场使用朝鲜制造的弹道导弹。最近西方国家的一个调查小组在哈尔科夫附近发现了疑似朝鲜弹道导弹的残骸,可能是KN-23或者KN-24,经过分析发现包含有大量西方国家生产的电子元器件。

(在乌克兰战场发现的疑似朝鲜导弹残骸)

与朝鲜和伊朗不同,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一贯坚持客观中立对待乌克兰危机,主张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所以中方的红线是绝不会向交战双方出售任何武器弹药。不过交战双方从中国采购非致命型装备,比如防弹衣和头盔,以及民用无人机及其配件,都不在中国政府的管控范围内。西方国家一直以中国政府没有加入西方的行列、没有对俄罗斯采取严酷的经济制裁和禁运措施,而认为中国的中立政策实际上偏向俄罗斯,这根本不是事实。

世界上除了二三十个传统概念上的西方国家之外的绝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了和中国类似的政策,并不在俄乌冲突中选边站。这些国家被西方媒体统称为“全球南方”国家,实际上,中国和这些“全球南方”国家的人口总数占全球绝大多数,我们才能代表真正的国际社会主流,西方国家绝不能代表“国际社会”。

(伊朗制造的“沙希德-136”自杀无人机)

(伊朗的“征服者-110”系列短程地对地导弹)

中国与俄罗斯维持着“没有上限”的战略伙伴关系,除了有在中美竞争的大背景下,中俄必须背靠背取暖的战略考虑之外,还有更实际的意义。

一方面,中俄两国的经济结构互补性极强,俄罗斯能够出口大量的能源、粮食和原材料,这正是中国所需的,而中国又能够出口从5G设备到汽车、家电在内的全套工业装备和生活消费品,又是在西方制裁下的俄罗斯急需的,那么中俄为什么不合作呢?西方的制裁正好让给了我们一个多达1.4亿人口的、有着中等消费能力的大市场,我们为什么不去占领?

 

另一方面,俄罗斯政府自己提出“向东转”的战略,与我们的“一带一路”合作机制、全面振兴东北的战略等非常契合,所以中国也主动出击,与俄罗斯一道推动中俄经贸关系实现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获得了所需的能源、粮食、矿产等物资,俄罗斯则得到了大量日用商品和民生必需品,同时极大促进了俄罗斯国内经济的发展,实现了GDp增长领先整个欧洲地区。所以从根本上来说,中国与俄罗斯越来越火热的经贸往来,才是普京政府能够在美西方全面封锁和制裁下存活,甚至发展得更好的最大助力。

(俄罗斯市场上的中国汽车)

中俄发展战略伙伴关系没有上限,在未来会越来越紧密,西方国家看不惯,就让他们看不惯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