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俄乌之战已经来到第13天,根据普京要求,部署在基辅、哈尔科夫等地的俄军,将在上午10点之后进入“静默”状态,以确保“想要离开”的乌克兰民众可以安全撤离。
当然,暂时停火不意味着相安无事,俄乌都在悄悄积蓄力量。俄军想要的是早日结束战斗、以最小的伤亡代价拿下基辅,最好是迫使乌军不战而降,乌军想的是避其锋芒、将俄军拖入战争泥潭,耐心等待北约的军事援助。
俄罗斯国防部在3月8日表示,从2月24日到现在,俄军已经摧毁了乌克兰2482个军事目标,在这前一天,3月7日,俄国防部公布的数据是2396个。
不难看出,在俄乌谈判悬而未决、战况陷入胶着状态的情况下,俄军选择了暂缓进攻。
当然,这只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宁静,普京不可能无功而返,为避免陷入持续对抗,俄罗斯最终还是会发起全面进攻。
俄罗斯在忙着排兵布阵,乌克兰也没有闲着。
乌克兰国防情报局表示,俄军少将格拉西莫夫已经阵亡,交战地点就在哈尔科夫,格拉西莫夫是俄罗斯第41集团军的第一副司令和参谋长,参与过车臣战争,还在叙利亚执行过军事任务。
按照乌克兰的表态,格拉西莫夫战功显赫,是俄罗斯的高级军官,但在交战时遭到了“斩首”。至于袭击者是谁,是否是乌克兰特种部队,暂时还是未知数。
美国《军事时报》表示,俄罗斯驻美国大使馆没有就此事表态。
换句话说,“斩首”俄军副司令只是乌克兰的单方面说辞,是否可信,仍然有待俄罗斯国防部的回应。
俄军副司令格拉西莫夫
相比之下,另一名俄军副司令阵亡的消息,显得更加可信。
俄罗斯空降兵谢尔盖表示,俄罗斯第41集团军副司令安德烈,已经在乌克兰战死沙场,他对此深感悲痛。
英国《独立报》称,造成安德烈身亡的是乌克兰狙击手。
与格拉西莫夫一样,安德烈战功显赫,曾多次受到克里姆林宫的表彰,开始只是俄军排长,经历一连串磨难之后,最后成为了俄军副司令。
俄军少将安德烈的亲密战友谢尔盖,虽然证实了“安德烈已经丧生”这件事,但俄罗斯国防部仍未就此事表态。
俄军副司令安德烈
此外,乌军还在沃尔诺瓦卡击杀了顿巴斯民间武装的指挥官,那就是“斯巴达独立侦察营”的营长佐古,顿涅茨克证实了这件事,并授予了佐古“顿涅茨克英雄”的称号。
俄乌交战至今,已经有多名俄军指挥官阵亡,当然,乌克兰同样付出了沉重代价。
车臣总统卡德罗夫表示,车臣已经拿下了乌克兰最大的军事基地,对于盘踞在马里乌波尔的亚速营,车臣的选择是“拒绝受降,全部歼灭”。
车臣大军已经兵临基辅城下,只等普京一声令下,车臣就会进攻基辅与马里乌波尔。
虽然俄军遇到了顽强抵抗,但战事没有预料的那么顺利,从泽连斯基不断喊话普京举行会谈、乌克兰打算在5到10年之内放弃申请加入北约、基辅不断要求北约援助乌克兰来看,占据优势和主动的仍然是俄军。
在马里乌波尔,乌军已经开始自乱阵脚了,拥有美国支持的亚速营,不但拒绝配合乌军行动,还多次阻拦民众撤离,甚至还袭击了乌军指挥官索多尔。随后,乌军用导弹炸毁了亚速营在马里乌波尔的司令部,20多人当场身亡。
为了以防万一,以美英为首的西方国家,正打算帮泽连斯基逃亡至波兰或英国,以避免泽连斯基落入俄军之手。
关于俄乌之战,至少有三个细节值得注意。
第一,俄军付出的伤亡应该不小。安德烈与格拉西莫夫都是俄军第41集团军的副司令,作战时即便身先士卒,也不会毫无防护,但最终还是阵亡了。
从这个角度看,战况的确激烈,能做到精准斩首俄军副司令的乌军,战斗力不可小觑。
当然,不排除乌军提前获知情报、俄罗斯内部已被渗透的可能。
《纽约时报》透露,除了为乌克兰提供武器装备、后勤补给之外,美国和欧盟的情报机构,还会研究俄军的排兵布阵,以及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俄军情报,然后将这些情报透露给乌克兰。
但一般情况下,美国情报机构不会告诉乌军“怎样追踪”俄军,因为美国不想直接卷入军事冲突。
俄罗斯从不甘心吃哑巴亏,2名俄军副司令阵亡之后,普京很可能会发起报复。
第二,明面上的较量,只是俄乌之战的一部分,除了看得见的“针尖对麦芒”之外,俄乌之间的情报战、信息战,同样至关重要。
当然,很多时候是美俄之间的博弈,乌克兰没有这个实力。
泽连斯基多次透露,俄军想要在基辅找到他和他的家人,然后发起“斩首”行动,用这种方式来快速结束战争,但却被乌军挫败了。
乌克兰曾表示,车臣特种部队试图暗杀泽连斯基,但结果没有成功,乌军阻止了车臣特种兵。
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迄今为止,俄罗斯都没有公布多少“斩首”行动的战果。
一开始,世界以为俄罗斯会和以色列一样,用各种定点清除和“斩首”的方式,去让乌军陷入“群龙无首”的困境,但实际情况却是,乌克兰的防范比想象中做得更好。
第三,战况仍然胶着,俄军想速战速决已经不可能了,因为俄军做不到“放开手脚”去打,但最终获胜的应该还是俄军,毕竟实力相差甚远。
俄军已经出动了苏-35等王牌战机,连绵60公里的俄军车队就在基辅附近,车臣大军点名要对决亚速营,但乌克兰也收到了“毒刺”等防空导弹,以及北约提供的战机。
继续打下去的结果,就是伤亡人数持续增加,难民人数大幅度上涨,全球经济也会受到深远影响。
乌克兰的背后是北约加上日本,相比之下,缺乏强力盟友支持的俄罗斯,多多少少显得有些势单力薄,但在达到战略意图之前,普京不太可能撤军。
炮弹是不长眼的,美国是别有用心的,不管怎样,还是希望俄乌能化干戈为玉帛吧,全球爱好和平的国家都不想看到冲突继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