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倒计时”?
这几天,不少西方媒体充斥着这类对欧洲再起流血冲突的担忧。
因为,16日,是一些人预测“俄罗斯将入侵乌克兰”的日子。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此相当无语:“不要再开这样的玩笑了!”
但架不住一些西方国家的持续拱火和煽乎,乌克兰局势,仍不见缓和迹象。
在围绕乌克兰危机的迷雾中,还有那么一股人和力量没忘了利用乌克兰危机全方位立体环绕式地给中国挖坑。
五角大楼发言人柯比冒出来批评中国,称中国在俄乌危机上“以沉默支持俄罗斯的做法令人深感震惊”。
与美国官方有密切来往的智库专家葛来仪也想借此来挖中欧关系的墙脚。
然而,中国并非“保持沉默”,而是多次通过多双边渠道清晰阐明立场。
只是美方为了自己的小算盘,故意对中国的建设性努力视而不见。
就在美国防部长奥斯汀前往欧洲进行危机会谈之前,五角大楼发言人柯比突然批评中国,称中国在俄乌危机上“以沉默支持俄罗斯的做法令人深感震惊”,还表示“这会让欧洲安全局势更加不稳定”。
除此之外,柯比还说,中俄2月4日发表的联合声明本身就是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默许支持”。
?!难道在7000多字的联合声明中找不到一处关于乌克兰的字眼以后,美国就要开始玩“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明言明语了吗?
除了柯比这种明面上的“欲加之罪”式指责外,美国还进行了另外一些立体环绕式的挖坑操作。
比如,侧面挖墙脚式的。
与美国官方有着密切关系的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亚洲项目主任葛来仪昨天在《外交政策》上发了一篇文章,在直接给定“中国支持俄罗斯攻击乌克兰”的前提下,呼吁欧洲各国领导人重新思考中欧关系,还称他们需要让北京更清楚地认识到这“将为中欧关系付出巨大代价”。
葛来仪在文章中进一步表示,“将欧洲面临的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风险划分开来不再有意义”。
图穷匕见,趁着乌克兰危机挖中欧关系墙脚的意味不能再明显了。
再比如,居高临下劝诱式的。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是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琳达∙托马斯-格林菲尔德。上周四,她在接受CNN采访时表示,“我们希望中方发挥鼓励俄罗斯人做正确事情的作用”,还说她期待着鼓励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大使聚焦于传递这一信息。
托马斯-格林菲尔德还故意绕了一句,“中国人在安理会表达过对保护边界完整和国家主权的严重关切。而这恰恰是俄罗斯正在做的事情,他们威胁要侵犯一国边界。”
不过,张军大使随即对托马斯-格林菲尔德的发言作出回应。他表示,“我们的信息是一贯而明确的:通过外交解决任何分歧。停止炒作紧张气氛。”他还称,“当前急需的是静悄悄外交,而不是麦克风外交。遗憾的是,美方没有接受这样的建设性建议。”
当然,这种事情自然也少不了美国的惯常操作——找个小弟泼泼脏水。
这不,前天,远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站了出来,声称“中国对俄罗斯陈兵俄乌边界默不作声,令人不寒而栗”。
其实,除了张军大使的上述表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曾多次表示,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没有发生变化。
解决乌克兰问题,还是要回到新明斯克协议这一原点上。新明斯克协议得到联合国安理会核可,是各方公认的基础性政治文件,理应得到切实执行。各方应通过对话和谈判,推动乌克兰危机及相关问题的全面解决。
对于当前的局势,中方多次呼吁各方保持理性,不做刺激局势紧张、炒作渲染危机的事情。
“战争倒计时”!
这几天,大多数西方媒体头版几乎都掩饰不住对可能战争的忧虑。
因为,16日,也就是明天,是美国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日子。
据称,拜登在11日的一场电话会谈中告诉西方盟友,普京可能会在16日对乌克兰发动袭击。《纽约时报》也披露,美国官员获得的情报信息显示,俄罗斯正考虑周三对乌克兰采取可能的军事行动。
这,也得到德国方面的印证。
德国《明镜》周刊称,美国中情局和军方11日通知联邦政府与其他北约国家,称莫斯科最快16日袭击乌克兰。
为什么会是16日?
有俄罗斯专家分析,这几天,俄国家杜马将讨论向自行宣布独立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提供军事援助问题。
乌政府可能会以断绝与俄外交关系的方式作出回应。到那时,俄乌紧张局势很可能加剧。
也有一些人根据克里米亚危机的爆发时间(2014 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后的几天)或者格鲁吉亚战争的时间(2008 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做出猜测,俄罗斯或将在冬奥会结束前入侵乌克兰。
战鼓似已轰轰作响。
路透社援引西方安全消息人士的话说,俄罗斯雇佣军最近几周加强了在乌克兰的存在。
CNN网站今天的头条即是,视频显示俄罗斯部队和导弹正在向乌克兰边境推进。
对此,华盛顿官方也给予了盖戳认定。
白宫副发言人凯伦在每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俄罗斯仍在与乌接壤的边境集结更多部队。
柯比也强调,直到过去 24 小时,普京增加了军事集结和对袭击的准备。
有美国官员给出了更多细节:俄乌边境的俄军兵力已经从本月初的83个营级战术群增至105个,莫斯科还把大约500架战机调动到乌克兰附近,并在黑海部署了40艘战舰。
更玄乎的是,据称白宫已经成立一个名为“老虎”的专门小组来应对俄罗斯可能的入侵。这个团队负责制定计划和程序手册,而且,它已经进行过两次针对俄罗斯行动的情景演习……
这出“入侵乌克兰”的剧本似乎已经被这些西方国家书写好了。
美国周一关闭了驻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大使馆,并将其迁至乌克兰西部靠近波兰边境的利沃夫。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宣布将使馆工作转移到利沃夫。德国将设在乌中部城市第聂伯的总领事馆迁往利沃夫。欧安组织在乌克兰的美方人员也开始搭车撤离顿涅茨克。
截至目前,陆续有20多个国家呼吁本国在乌公民离开乌克兰。
乌克兰最富有的一批人也上演集体“逃离”,仅13日一天就有大约20架包机和私人飞机从首都基辅起飞。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有点急了。
他呼吁那些离开乌克兰的寡头和政治家赶快回国,“16日将入侵乌克兰的玩笑已经说够了吧”!
泽连斯基将2月16日定为团结日,下令乌克兰人当天在建筑物外悬挂国旗和唱国歌。
他说:“他们试图吓唬我们,给了我们又一个发生军事行动的日期。那一天,我们将张挂我们的国旗,把黄蓝色横幅披在身上,向全世界展示我们的团结。”
另一位当事方莫斯科的表态,也被陶醉于“煽动性言论”的西方舆论自动屏蔽了。
俄罗斯14日宣布,如今仍有“机会”通过外交途径来解决乌克兰危机。
俄罗斯电视台转播的一个电视会议上,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告诉普京,西方无视克里姆林宫的核心安全诉求,但莫斯科方面应继续谈判。“在我看来,我们的机会远没有消失殆尽,我会建议继续并加以强化。”普京答道:“很好!”
当然,看起来,各方还在进行“最后的外交闪电战”。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今天已经前往欧洲,计划访问比利时、波兰和立陶宛,商讨乌克兰危机。同样在今天,德国总统舒尔茨在莫斯科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他之前,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在上周访问了莫斯科。
在鼓噪所谓“战争风险”的同时,搞穿梭外交的效果如何,尚不得而知。但想借乌克兰局势给中国挖坑,曲解中国既定立场的尝试,显然是不会成功的。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赵隆告诉“补壹刀”,无论是从当事方、中俄关系还是中国目前所做的外交努力方面,美国想强行拉中国“入局”都没有操作空间。
首先,中国不是俄乌问题的当事方,更不是当前紧张局势的始作俑者。
乌克兰今天紧张局势的背后,既包含俄罗斯与西方的地缘政治与安全博弈,也充斥着俄乌之间有关历史、民族、文化等复杂因素,而中国并非其中的当事方。
普京曾多次表示,俄无意“入侵”乌克兰,而是要求西方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安全保障”;法德等欧洲国家也透过穿梭外交维持与俄对话渠道,尝试推动各方重返“诺曼底模式”。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在呼吁不要制造恐慌。
究竟谁在不断拱火刺激局势,一目了然。
其次,中俄不是军事或政治同盟,更不存在“主从关系”或相互约束的依据。
与基于军事同盟的跨大西洋关系不同,中俄致力于超越冷战式的军事政治同盟关系。中俄既提出友好没有止境,合作没有禁区,也强调加强战略协作不针对第三国,不受第三国和国际形势变幻影响。
在当前俄乌局势中,俄罗斯针对自身的安全关切,在其境内调整军事部署,对北约提出“安全保障”诉求,符合它作为主权国家的政策自主性。
要求中国对俄罗斯的相关做法进行干预或约束,并威胁中国将因局势激化承担所谓“连带责任”,表现出美国对于中俄关系的特征和实质缺乏基本理解。
最后,如前所述,中国已通过多双边渠道清晰阐明立场,并非“保持沉默”,而是美方为了自己的一些小算盘,故意对中国的建设性努力视而不见。
其实,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一系列迷惑操作及企图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看清楚。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强行给中国泼脏水,恐怕只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