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奇闻趣事 > 正文

隐藏在西游记的6大预言 如今已应验

时间:2020-09-28 16:06:42        来源:都市军事

    吴承恩的《西游记》被列为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堪称经典中的经典,很多人为研究该书而耗尽一生心血。

  1、预言了西方的强大

  以如来佛为代表的西方势力蒸蒸日上,以玉帝为首的灵霄宝殿逐渐与西天在实力上拉开差距。大闹天宫时,孙悟空在灵霄宝殿的地盘上横冲直撞,自由得跟逛自己韭菜园子一样,孙猴子所向披靡,打上凌霄宝殿,灵霄宝殿派出满朝文武都奈何不了,吓得玉帝弃位而逃。如来神通广大,一照面,就一掌将猴子扣入五行山大牢。由如来徒手一招制敌的功夫,可以窥见灵霄宝殿的军事实力远不可与雷音寺相提并论。

  2、西方势力会对中国的大国地位造成威胁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各国之间交往日益频繁,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历史弹指之间到了清朝末年,清军以刀枪棍棒等冷兵器应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军事实力上的落后,让人想起了数百年前《西游记》中玉帝的无奈,中国封建社会的天朝大国梦终于觉醒。不知清末的皇帝是否读过《西游记》,是否会生出与玉帝同病相怜的无奈?

  3、预言了西方将掠夺中国财富

  西天如来不抢玉帝的宝座,他知道硬抢名不正言不顺。玉帝的资格老,端掉玉帝,舆论会对自己不利,不如通过取经扩大雷音寺影响,实际上是企图向东方贩卖精神上的鸦片。他看中了齐天大圣、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的潜质,要他们做雷音寺的代言人,充当雷音寺的播种机和宣传队,让中土大唐的老百姓都信仰雷音寺,在灵霄宝殿的地盘上扩大雷音寺影响,达到掠夺香火的目的。

  最后,东土大唐的香火不断飘向西方。清朝末年,通过向中国出售鸦片,掠夺财富,甚至出兵中国,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寻找代言人,疯狂掠夺,使中国的黄金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向西方!

  4、西方势力会在中国设立政治代理机构

  南海普陀普陀崖落伽山潮音洞,是雷音寺在灵霄宝殿势力范围内设立的大使馆,观世音菩萨是雷音寺驻灵霄宝殿大使,是玉帝的座上宾,玉帝甚至邀请观世音帮助自己决断灵霄宝殿内务,观音菩萨对灵霄宝殿事务有一定的发言权。

  清末,西方列强在中国设大使馆、办事处,干预中国内政,甚至替清朝做主,与《西游记》里的某些情节如出一辙。

  5、预言了中国会派留学生到西方学习

  唐僧师徒去西天求取真经,是唐朝派出去的留学生。中国外交史上也有关于留学生的记载,但大多是外国人到中国留学,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和典章制度。中国派出国门的大多是去外国讲学,传播东方文明。

  在中国科技发展的盛世,《西游记》用唐僧师徒取经预言中国会派留学生去西方学习。清末。许多有识之士,看到了大清国与西方科技实力的差距,产生了忧患,派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留学生去西方,搞西学东渐,洋为中用,师夷长技以制夷。

  6、预言了西方势力最终不能决断中国的命运

  吴承恩在《西游记》的结局设置中,虽然安排了雷音寺在东土大唐广播善缘,但并没有推翻灵霄宝殿的正统地位,没有动摇灵霄宝殿的政治根基。天国的统治集团仍然是灵霄宝殿,最高统治者仍然是玉皇大帝!满清末年,西方列强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中国的政治基础,仍然是封建君主执掌政权。中国在西方列强的掣肘中,步履蹒跚地走向未来。

  很多研究者都看到了它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却很少有人关注到它的预言性。实际上,《西游记》是一部极具预言性的小说,某些情节与后来的历史竟然有着惊人的相似。

      明清时期,诞生了我们至今奉为经典的“四大名著”,其中文学成就最高的公推《红楼梦》,而若论老少皆宜、雅俗共赏,非《西游记》莫属。

       《西游记》的成功,首先在于原著的质量。吴承恩写作《西游记》,脑洞开得够大,而且笔下富有文采,读来趣味盎然。

       数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人的阅读,《西游记》已经被“吃”得很透了。其中一些有争议的地方,也被广泛讨论过,就算是古典文学专家,也很难再提出什么新颖的观点。

       然而,近年来,偏偏有人发现了《西游记》里一个明显的漏洞,从这部书问世以来,还没有人提到过。

       更令人惊奇的是,发现这一漏洞的,居然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这位小姑娘的名字叫马思齐,和同龄人一样,她也是86版电视剧《西游记》的铁粉,几乎每播必看。

       有一次,她看着电视上唐僧师徒吃饭的情节,突然意识到有地方不对劲:

       唐僧从长安一路跋涉到天竺,遥遥万里,可是师徒们吃的东西,为什么从头到尾都离不开馒头、萝卜和豆腐?

       就算在国内,各地的饮食习惯也是不同的,比方四川人爱吃辣,东北人爱吃乱炖,山东人喜欢面食,广东人喜欢喝汤,各有不同,为什么唐僧取经经过那么多国家,吃的东西居然都一样呢?

       带着这个疑问,思齐开始查原著,发现原来在吴承恩那里,师徒们的食物就一直没变化。

       在女儿国、驼罗庄、朱紫国这些地方都写到了菜谱,像米饭、蘑菇、豆腐、木耳、萝卜、紫菜汤等等,几乎都出现过。

       原来,这些都是典型的淮扬菜,而吴承恩是江苏淮安人。显然,吴承恩写的全是当地的美食。

       于是,思齐把这个发现写成了作文,她还说,她想穿越到明朝,去劝劝吴承恩,请他多请教专业人士。

       没想到,这篇小学生作文一下子流传开了,在网上引起了热议,很多人都为这个小姑娘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表现点赞。

       但既然作为话题提出来了,我们也想知道,为什么吴承恩会犯下这样一个连小学生都能发现的错误呢?

       有专家解释,作家总是有他的局限性。吴承恩小说里写的是神仙,但他本人并不是神仙。

       吴承恩不像李白、苏轼那样,全国各地到处跑,走一路吃一路,也不像《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出身于钟鸣鼎食之家,对传统饮食文化有过深入研究。

       换句话说,在饮食文化方面,他没有生活。

       也有专家说,这算不上什么错误。身为一名古代书生,要把西域至印度这一路上的饮食都弄清楚,几乎不可能。

       当然,从普通读者角度看,如果吴承恩能把各地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在《西游记》里体现出来,自然是件锦上添花的事。

       既然猪八戒那么贪吃,就让他在吃饭方面多闹点类似吃人参果的笑话,让我们读者多些快乐,岂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