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防研究署日前表示,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公司主动找上了印度,希望能在印度与印度官方联合开办伊尔76运输机的制造工厂,并且诚意邀请印度加入到伊尔-76MD-90A大型运输机的生产项目中来。据悉,伊尔-76MD-90A大型运输机较过去版本的伊尔-76运输机,主要改进就是更换的新的发动机和航电系统,使得它的运输能力较过去的伊尔-76有了极大提高,最大可以做到60吨的载重量。虽然较解放军的Y-20存在部分差距,但是对于印度来说,俄罗斯想在印度本土生产伊尔76,并邀请印度加入到这一项目中,毫无疑问将直接提高印军的战略投送能力,存在故意给解放军“添乱”的嫌疑。
目前印度空军的投送能力并不强,虽然从美国采购了一批载重量更大的C-17“环球霸王”大型运输机,但因为印军的投送需求太大,再加上印度空军保养能力不佳,使得C-17机群的出动率并不高,所以印军在中印边界对峙区内的后勤保障仍旧是靠着公路和山路。
当车辆将物资输送到山脚之后,印军会调动低种姓士兵以及当地民夫,人扛马驮的将物资送到山腰和山顶,本质上并未解决物资输送难的问题。而且受中印实控线恶劣的气候限制,大雪封山之后印军只能靠着储备物资过冬,而解放军则可以依靠多平台技术装备的优势,源源不断的将物资输送到一线部队。对于一线印军来说,能够有20~30万吨的过冬储备物资已经很幸福了。
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公司之所以想在印度开办工厂,原因也很简单,现在的俄罗斯军工企业发展面临了瓶颈,尤其是俄乌战争结束之后,这样的窘迫状况将会愈发明显。虽然俄乌战争给俄罗斯军工企业创造了一笔不菲的价值,原先许多濒临解体的企业开始焕发了新春,但伊尔-76项目却不在核心福利范围内。俄军虽然清楚自己的后勤保障存在问题,急需运输载具及平台。
但伊尔76的造价昂贵,加上前线俄军只是取得了空中优势,但并未掌握制空权,前不久被击落的苏30SM就是最好的例子。为此,俄军的后勤输送任务主要还是由地面的卡车部队完成,空天军的大型运输机使用率反而不高。
在国内订单无法维持军工产能的最低需求,而国际社会在看到俄制武器在俄乌战场上折戟沉沙之后,对俄制装备更加不信任,使得俄罗斯军工体不得不自己独立寻求出路。
而对于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公司的这一行为,俄罗斯官方是默认的,它们也想换取更大的外汇额和维持伊尔76的产线完整,否则俄军未来的战争能力将完全缺失。而中国的安全利益是否被考虑在内,完全不在俄罗斯决策因素中,因为俄罗斯一直都是印度最大的武器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