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俄军从俄乌边境部分地区开始撤离,乌克兰危机暂时解除了。
表面上看,随着俄罗斯大规模军事演习进入尾声,一些军队开始陆续撤出演习区域,战争的阴霾似乎逐渐散开,阳光开始透过云层,但在不远处,似乎另一个更大的阴霾又在聚集……
就在俄罗斯撤军的同时,2月15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以351名代表投票赞成,16名反对,1名弃权的绝对优势通过了《承认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两个“共和国”独立的决议草案》。
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草案》后,将正式提交给普京批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也不可能有意外),普京一定会批准这个议案,而一旦这个议案通过以后,那么则意味着俄罗斯将正式承认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的独立,然后这两个州将会再次并入俄罗斯,成为俄罗斯领土的一部分。
大家来看一个图:原本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地区和顿巴斯地区(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是俄国固有的领土,那里生活的都是俄罗斯人,但是在苏联时期,列宁为了增加乌克兰无产阶级的土地把顿巴斯地区划给了乌克兰,而赫鲁晓夫则把克里米亚赠送给了乌克兰。
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在西方的忽悠下,逐渐的开始反俄,俄乌关系急剧恶化,于是普京就想借机收回被列宁和赫鲁晓夫“赠送”给乌克兰的领土,并彻底断绝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幻想。
乌克兰危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独立,乌克兰独立以后肯定不想再被俄罗斯控制,于是欧盟和美国就以支持乌克兰加入欧盟和北约为诱饵,怂恿乌克兰与俄罗斯交恶……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最有影响力的三个人分别是尤先科、季莫申科和亚努科维奇:尤先科是亲美的;季莫申科是乌克兰的寡头,曾垄断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身家超百亿,处于中间派;亚努科维奇出生在顿涅茨克州的叶纳基耶沃市,是亲俄的。
文字不容易理解,大家看下面的图:
这三个人代表不同的政治派别,谁也没有绝对的优势,于是彼此之间就开始玩起了相互制衡的那套:尤先科做大了,季莫申科就和亚努科维奇联手把他搞下来;季莫申科做大了,尤先科就和亚努科维奇联手把她搞下来;亚努科维奇做大了,尤先科和季莫申科就联手把他搞下来……
他们三个就这么一直“僵持”着,虽然乌克兰国内经济一天比一天差,但是政局还算稳定:“皇帝”轮流做。
就这样,这几个人一直玩到2010年左右。
2010年左右,尤先科的影响力逐渐变小,支持度大幅度下降至个位数字,从而失去了在政坛上的影响力……
原本这三个人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之中,现在突然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政治力量,平衡瞬间被打破了,就剩下亲俄的亚努科维奇和中间派的季莫申科单挑了……
2010年,亲俄的亚努科维奇击败季莫申科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当选了总统……
亚努科维奇当选总统后,以“滥用职权罪”把季莫申科关进大牢了,季莫申科被判7年监禁……
按照这个剧本下去,以后乌克兰政坛将没有人再是亚努科维奇的对手,乌克兰必然会一边倒的采取亲俄政策……
很显然,这动摇了欧美国家的利益——原本由于“三角”的存在,欧美还能在乌克兰施加影响力,但是“三角”被破坏以后,欧美在乌克兰的影响力急剧下降……
欧美当然不甘心!
于是,在欧美的策划下,利用乌克兰人的民族主义情绪,在2014年发动一场“颜色革命”,推翻了亚努科维奇……
2014年乌克兰发生颜色革命以后,亲俄的亚努科维奇被迫逃往俄罗斯。
亚努科维奇逃离乌克兰后,在欧美的支持下,波罗申科当选为乌克兰的总统。
以前的尤先科虽然反俄,但是也在俄罗斯和欧美之间摇摆,并不敢无底线的挑衅俄罗斯。但是,波罗申科当选总统后立刻就开启了加入欧盟和北约的程序……
这一下子就动了俄罗斯的“逆鳞”了,在乌克兰打算加入欧盟以后,俄罗斯立即警告称,乌克兰倒向西方会导致“严重后果”。但是,波罗申科不为所动,不但要加入欧盟,还要加入北约。
2014年6月27日,乌克兰与欧盟签署了自由贸易和政治合作协议,这意味着乌克兰重新启动加入欧盟的程序;
2014年12月23日,乌克兰议会以303票赞同、9票反对的结果,以压倒性优势通过投票表决,决定放弃不结盟地位,朝着加入北约的目标迈进。
俄罗斯当然不能容忍这种状况出现,于是乌克兰国内的亲俄派就开始“造反”了,其中最严重的地区就是我们上面说的克里米亚和顿巴斯地区,因为那两个地方本来就是俄罗斯土地,居住着的也是俄罗斯人!
在俄罗斯的支持下,2014年3月21日,克里米亚宣布独立;4月7日顿涅茨克宣布独立;4月8日,哈尔科夫宣布独立;4月21日卢甘斯克宣布独立!
最终的结果是:
卢甘斯克宣布独立,而且完成了独立公投,亲俄的地方武装实际控制着该州;
顿涅茨克宣布独立,而且完成了独立公投,亲俄的地方武装实际控制盖州;
哈尔科夫宣布独立,但是仅仅在宣布独立一天后就被乌克兰政府重新控制住,独立失败。
由于克里米亚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俄罗斯四大舰队之一的黑海舰队基地就在克里米亚港口城市塞瓦斯托波尔,丢不得,所以在克里米亚宣布独立后不久普京就宣布将南部联邦管区和克里米亚联邦区合并改组为新的南部联邦区。
俄罗斯吞并了克里米亚以后,乌克兰人肯定不服,但是他们知道肯定打不过俄罗斯,所以也不敢强行收复克里米亚。
乌克兰丢掉了克里米亚和顿巴斯地区,你说乌克兰人有多愤怒吧,他们对当时的总统波罗申科失望透顶,于是在2019年的总统大选中乌克兰人竟然把一个从未有过从政经验的泽连斯基推上了总统宝座!
乌克兰人为什么会选这么一个从来没有从政经验的演员当总统呢?
只是因为2015年的时候,他在《人民公仆》中演“乌克兰总统”演的比较好,于是乌克兰人就认为他也能当好总统,就都把票投给了他,最终泽连斯基竟然获得了恐怖的73.3%的支持率,而前总统仅获得了26.3%的支持率。
这说明了什么啊?
说明了两点:
第一,乌克兰人民对传统的政客失望透顶,对他们完全失去了信心;
第二,乌克兰人民非常希望有一个好总统,只要能给他们带来一丝的希望,他们就会把票投给他——泽连斯基在《人民公仆》中“总统”演的非常好,说不定他也能当好总统呢?
泽连斯基从来没有过从政经历,自然也没有班底,只能从自己身边的人挑一些自己熟悉的人来组阁,于是就出现一大堆从未有过从政经历的人掌握了国家的政权。
比如,乌克兰现任总理是什米加尔,以前没有任何从政经历,只是在能源企业工作;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也没有任何从政经历,以前只是一个律师……
一个国家的政权由一帮不懂政治的人把持着,这是多么大的一个笑话啊——“一人一票”的政治制度下,大量没有战略思考能力的老百姓一定会选出那些没有才能的民粹主义者。
泽连斯基当选总统以后,美国就开始忽悠他了:你看,现在克里米亚已经被俄罗斯吞并了,估计你也不敢再到俄罗斯手中去抢,但是俄罗斯并没有吞并已经宣布独立的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啊,你可以派兵“平叛”,把那两个州给收回来啊?
泽连斯基一听,觉得有道理,但是他又有疑惑:打下那两个州问题不大,但是那两个州的背后有俄罗斯的支持啊,要是俄罗斯干预怎么办?
于是老美就说:你看,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以后,我们对俄罗斯进行了各种制裁,就是因为我们的制裁,俄罗斯直到现在也没有吞并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所以你就放心的去打吧,我们给你提供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帮你呐喊,俄罗斯绝对是不敢动的,你要是能收回那两个地区,以后你的名字就永远的留在乌克兰的史册里了。
泽连斯基很心动,但是还有一丝担心。
这时老美又开始忽悠他:有啥好担心的,你就放心去打吧,打完以后,我们就同意你加入北约,一旦你加入北约以后,你再去收复克里米亚,如果那时俄罗斯敢对你发动战争的话,那么按照《北大西洋公约》的共同防御条款,我们一起围殴俄罗斯。
泽连斯基就这样被老美给忽悠了,于是十几万大军开向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边境,准备一举收复这两个州……
普京是什么人啊?能让你收复这两个州?
于是,俄罗斯也将十几万大军部署到俄乌边境,威胁道:你敢动试试?你动一下,我就灭了你全国!
这就是俄乌危机的详细由来!
现在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俄罗斯一定要把克里米亚、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并入俄罗斯的。
那么对于乌克兰来说呢?
一枪没开,被俄罗斯恐吓一顿,就丢了三大块地方,乌克兰人会甘心?能甘心?那是要在历史上留下骂名的!
别看这次危机暂时解除了,但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存在的问题并没有解除,反而变得更严重了,因为乌克兰很快就会丢掉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了。
目前,俄罗斯国家杜马已经通过了《承认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两个“共和国”独立的决议草案》,只待普京批准了!
一旦普京批准了,那么这两个州就再也不属于乌克兰的了!
所以,乌克兰的危机并没有因为俄罗斯的撤军而结束,相反,它们之间的矛盾更加的严重了,一场新的危机正在酝酿之中……
说实话,对于这场危机,我感慨颇多,尤其是乌克兰在这次危机中出现的一些状况真的值得我们深思。
在美国编造出“俄罗斯将在2月16日进攻乌克兰”的谣言后,整个乌克兰混乱一片:在“灾难”来临之前,大量的富豪和政客抛弃乌克兰人民,逃离自己的祖国。
在危机来临之前,乌克兰寡头们乘坐私人飞机逃往塞浦路斯、尼斯、维也纳、苏黎世、伦敦和慕尼黑等地,最终最富有的100名富豪中只剩4人留在乌克兰国内。
除了富豪,乌克兰的政客也好不到哪里去。
在乌克兰面临危机的时候,乌克兰议会召开了一次会议,结果423个议员中只有216名出席,一半人缺席了会议,而能确定的是,至少有37名议员跑去国外避难,而且其中超半数都是执政党——人民公仆党的议员。
这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和政客的真实写照——当危险来临的时候,它们逃的比谁都快,因为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是国家的主人,而政客不过是资本家的“代理人”,它们只是为了“逐利”而生,是不可能与国家和民族共存亡的。
现在的美国依旧没有放弃颠覆我们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系,它们在国内豢养了大量代理人,不断的给大家洗脑,不断的制造对立和矛盾……
我希望这次事件能让一些人清醒过来:当国家遇到危机的时候,最先逃命的就是那些有钱的资本家和政客,而不是你!所以,不要再迷信资本主义国家的那种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也不要被它们迷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