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俄乌之战已经来到了第11天,俄罗斯在3月5日进入“静默”状态、让乌克兰民众离开马里乌波尔后没多久,俄罗斯国防部下令恢复进攻,理由之一是“乌克兰无意限制极端武装”。
普京在3月5日表示,无论是谁,只要在乌克兰设立“禁飞区”,就会被当成对俄宣战。
泽连斯基多次喊话普京直接举行谈判,并强调基辅愿意与莫斯科讨论任何问题,但普京没有搭理泽连斯基。
无奈之下,泽连斯基只好求助美英法德,呼吁美欧替乌克兰提供更多经济、军事援助,以及对俄加强制裁。
问题在于,在俄军与顿巴斯民间武装、车臣大军士气高涨,基辅、哈尔科夫与马里乌波尔被包围的情况下,还没来得及反击俄军,乌克兰内部就开始自相残杀了。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乌军与亚速营之间的分歧不断。
地处乌克兰东部、与顿涅茨克相隔不远的马里乌波尔,既是乌克兰的军事重镇,又是极端武装亚速营的盘据地。
车臣大军出征乌克兰之后,亚速营公开喊话车臣士兵称,就在马里乌波尔等着车臣。
愤怒的卡德罗夫表示,决不接受亚速营投降,车臣军队会全歼亚速营。
为了减少损失、早日达成目标,卡德罗夫发出了悬赏令,卡德罗夫强调,无论死活,只要能抓到亚速营头目,就可以得到来自车臣的50万美元赏金。
卡德罗夫与泽连斯基或许都没想到,虽然车臣大军已经来到了马里乌波尔,正在等待与亚速营对决的机会,但在这个关键时刻,亚速营却和乌军打起来了。
由此一来,车臣反而可以坐收渔利。
顿涅茨克民间武装表示,乌军已经使用“圆点-U”战术导弹,轰炸了亚速营在马里乌波尔的司令部,20多人当场被炸身亡,10多件武器装备被炸毁。
俄新社透露,之所以会发生这种“自相残杀”的闹剧,是因为亚速营与乌军之间有冲突,亚速营拒绝听从乌克兰国防部的指挥,单独发起军事行动且不说,还拒绝配合乌军行动。
或许是为了给乌军一个下马威,亚速营率先攻击了乌克兰的战术集团军,乌军指挥官索多尔因此身负重伤。无奈之下,乌克兰国防部只好出动直升机,将索多尔从马里乌波尔紧急撤离。
亲俄武装表示,与乌军发生争吵后,亚速营攻击了索多尔所在的汽车。
简而言之,在谈不拢的情况下,亚速营对乌克兰军官发起了“斩首”行动,索多尔虽然幸免于难,却受到了重伤。
为报复亚速营,乌军选择了以牙还牙,那就是炮轰亚速营司令部。
这些年来,亚速营没少在乌东杀害无辜民众,被认为是臭名昭著的极端武装,亲俄武装、俄军与车臣都认为亚速营是“心腹大患”,必须被歼灭。
普京让车臣大军对决亚速营,是深思熟虑而不是冲动冒失的结果,因为亚速营极其悍勇,很擅长巷战,而且还公开羞辱了车臣。
在普京看来,让车臣出征马里乌波尔、参与基辅巷战,无疑是明智之举。
根据俄罗斯国防部的表态,在俄军的帮助下,虽然亲俄武装已经包围了马里乌波尔,但为了避免伤及无辜,俄罗斯选择了呼吁乌军放下武器,以及喊话当地乌克兰民众迅速撤离,亚速营却选择了阻止民众离开。
因为亚速营想将民众当成束缚俄军的“人质”,以此增加筹码和胜算。
如果不是顾及到无辜民众,俄军或许早就攻入了马里乌波尔。
不得不提的是,亚速营已经加入了乌克兰国民警卫队,按理来说是乌军的一部分,但在俄军兵临城下的关键时刻,亚速营却和乌军闹翻了,多多少少都有些出人意料。
这意味着乌克兰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亚速营、逃往乌克兰的车臣叛军、前往乌克兰作战的雇佣军,应该各有布局,这给了俄军趁虚而入、逐个击破的机会。
与乌军和亚速营的较量相比,乌克兰代表突然遇袭身亡这件事,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
乌克兰国防部在3月5日表示,乌克兰情报人员基列耶夫等3人,在执行任务时遇袭身亡,乌克兰国防部对此深感悲痛。
至于基列耶夫为何遇难,袭击者是谁等问题,乌克兰国防部并未透露。
然而,根据乌克兰通讯社与乌克兰议员杜宾斯基的表态,枪杀基列耶夫的恰好就是乌克兰安全局。
原来,作为乌克兰代表之一,基列耶夫曾前往白俄罗斯与俄罗斯举行首轮谈判,参加谈判的包括乌克兰国防长列兹尼科夫。
随后,乌克兰安全局以基列耶夫“叛国”为由,选择了立即逮捕基列耶夫,实施逮捕期间,乌克兰安全局枪杀了基列耶夫。
简而言之,乌克兰认为基列耶夫正在配合俄罗斯“里应外合”,试图为俄罗斯提供情报等帮助,其行为是对乌克兰的背叛。
迄今为止,乌克兰仍未就此事给出交代,但乌克兰议员杜宾斯基已经承认了这件事。
就现在来看,普京对乌克兰开出的四个停战条件:乌克兰必须去军事化、保持中立、承认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承认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主权与边界,乌克兰都不太可能答应。
俄外长表示,泽连斯基正在干一件事,那就是挑起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冲突。
混乱仍在继续,谈判还没结束,战况仍然胶着,一旦各国完成撤侨、民众离开交战点,俄军就会发起总攻。到时候等待乌军的,有可能是溃败,因为北约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卷入俄乌冲突,且不想与俄罗斯开战。
炮弹是不长眼的,不管怎样,还是希望俄乌能用谈判解决冲突吧,一旦全面开战,乌克兰难民数量必然会大幅度增加,这是联合国和世界各国不想看到的局面。
一味替美国对俄施压的结果,却是被当成攫取利益的棋子,用一句话来描述乌克兰的处境,没有比“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更合适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