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形势突变,美国挨了一记耳光!
自上次气球事件后,中美高层对话几乎停滞,美国国务卿、美联储主席、财政部长、商务部长的访华请求再三被中国搁置,拜登的通话请求也被无视。
一方面,国际社会在排队访华;另一方面,中方冻结了美国访华请求。
这真的是百年未有之奇观!
当然,我们必须高度赞扬布林肯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尽管访华请求一再被中方拒绝,他还是表示“希望时机成熟能来中国”。
但是,这最后一点毫无尊严的点“倔强”,还是被中方选择性无视了!
no zuo no die !
布林肯突然灵光一闪,中国来不了,我可以到中国周边国家走一走啊!
越南,对,就是它了!越南就在中国的家门口,离中国非常近,中国一定会看见我的,另外还可以再挑拨挑拨他们的关系!
于是乎,布林肯突然宣布要到访约越南,搞得我们的“好邻居+好兄弟+好同志”一时犹如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你这个时候来我这里干吗呀,明摆着你是没事找事啊!
中国不欢迎你,我越南就得笑脸相迎?
但是也没办法啊,总不能不让他来吧!
来就来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布林肯这厮一到越南就毫不遮掩,赤裸裸地表达了他此行之目的——就是来挑事的。
他在越南公开表示,美国愿意帮助地区国家提高海域态势感知能力,从而应对其他国家对于本国渔船的“胁迫”行为。
南海问题,跟你美国有半毛钱关系?
南海局势在中国和东盟各国共同努力下保持着稳定,中国和东盟各国积极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大家共同心愿是将南海建设成为和平、友好、合作之海。
越南领导人对布林肯的心思、目的早就心知肚明,想让我越南当炮灰搅动南海局势门都没有!
越南领导人,通过和布林肯会面时的一个细节展示了越南的态度。
范明哲同布林肯会晤时,只摆放了越南国旗,美国星条旗不见踪影。
外交无小事!这不可能是不小心之过,这是故意的,这是当面羞辱布林肯,羞辱美国!
羞辱就羞辱了,你能咋的,你美国当年可是战败国。
当年你们可是灰溜溜的撤走了,今天(50周年之际)既能让你“满载而归”?
都说落地的凤凰不如鸡,也不过如此吧!
4月15日,根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英国金融时报消息,英媒引述消息人士的话说,中国拒绝重新安排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北京访问行程。
报道称,中国之所以拒绝,是因为担心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将公布被美国击落的疑似中国“间谍气球”的调查结果。
报道引述四名熟悉美中谈判情况的消息人士称,中国告诉美国,它不准备重新安排布林肯的访华行程。
尽管英媒声称这与所谓的气球事件有关,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布林肯不能访华,可能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确实,布林肯能不能访华,这是全球的焦点性事件之一。特别是外国领导人及高层官员访华络绎于途,而美国还在坐冷板凳的时候,这就更显得美国被中国的冷待了。
布林肯仍不能成行,这最起码反映出三方面的信息。其一,中国必然认定美国布林肯的访华诚意不够。在美国明明可以拿出实质性诚意的时候,美国却毫无动作,这说明中国对于没有诚意的美国不欢迎。
其二,中国不安排布林肯的访华行程,这其实也说明,中国对于缓和与美国的关系,抱有的期待极低。如果美国愿意缓和关系,让中美关系重回正轨,中国必敞开大门欢迎,若不是如此,中国没有兴趣与美国会谈。
其三,中国拒绝重新安排布林肯的访华,某种程度这也说明,中国的外交非常的繁忙。中国并没有意愿,为了一个极有可能会谈无果的访问,而耗费不值得的精力。中美关系很重要,但没有成果的中美会晤,中国不期待。
如果英国媒体报道的消息是准确的,很显然,中国这也是告诉美国,美国必须为破坏中美关系付出代价。
一句话,要谈,拿出诚意来,没诚意,那就不要怪中国不安排。我们相信中国借此传递的信息是清楚的,美国也必须明白,中国不是想来就能来的。
欧洲两个对华强硬派都软化了?贝尔伯克之后,博雷利也发文表态
原本打算于13-15日访华的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因为新冠阳性而不得不推迟了访华之旅,考虑到此前巴西总统卢拉,也曾因为出现病情而被迫推迟访华,随后在好转后马上恢复访华,基本可以确定,博雷利的访华之旅不会推迟太久,在其康复之后,应该就会继续到访中国。
博雷利因感染新冠推迟了访华行程
需要指出的是,就在访华前夕,博雷利特地撰文,谈及了欧洲与中国的关系,他在文章中明确表示,“无意给中国上课”,“这个世界离不开中国”。博雷利的这一态度,立即引起了全球了广泛关注,外界普遍注意到,博雷利的对华态度有了“明显软化”的征兆。
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在此之前,博雷利可是公开对中国“撂下狠话”的。
博雷利表示,欧洲的确希望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但是中国需要在国际社会当中表现得“像个大国的样子”,要“更积极主动一些”,博雷利特地强调,中欧关系能否更进一步,要看中国对待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态度来决定。
这样说来,博雷利将中欧关系同中俄关系对立了起来,明显是要中国在俄欧之间“选边站”,如果中国坚持支持俄罗斯,那么中欧关系就没戏;相反,如果中国能够和欧洲、乌克兰站在一起,那么中欧关系还能“更进一步”。
很显然,博雷利提出的要求,是中国无法接受的,因为中俄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一关系不是暂时的,也不是最近才出现的,而是延续了20多年的,“久经考验”的,中国不可能为了欧洲而抛弃俄罗斯。
所以,如果博雷利将中欧关系和中俄关系对立起来,要中国在俄欧之间“二选一”的话,中欧关系明显是“发展不下去”的,而且博雷利此举还有“挑拨离间”的阴谋在里面。
因此,当时博雷利的讲话和他的对华态度,应该说是“非常强硬”,非常“消极”的。外界普遍认为,中国如果想要说服博雷利来改善中欧关系,这是“很困难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博雷利却突然“态度大变”,居然表示“无意给中国上课”,“世界离不开中国”。
这一番话,和他此前的对华表态相比,现在博雷利的要明显“软化”了许多。那么,是什么促使博雷利突然变得“友善”起来?
或许,这和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所取得的成果有相当大的关系。就在此前不久,法国总统马克龙对中国进行了访问,双方签署了联合声明,马克龙率领的庞大企业代表团“收获颇丰”,其中仅法国空客就斩获了价值1500亿人民币的客机订单,离开北京时,马克龙用三种语言高呼“法中友谊万岁”。
一种可能是,法国获得的成功,刺激了欧盟领导人,毕竟现在大家日子都不好过,看到马克龙轻易就赚得“盆满钵满”,欧盟难道就不想“分一杯羹”?
可能正是出于这个心理,在访华前夕,博雷利放低了身段,对中国变得“温柔”起来。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就在前一天,此前同样对中国百般展现“强硬”的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在真正来到中国,亲眼看到中国展现出的活力和德国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后,同样也软化了自己的对华态度,并表示认同法国总统马克龙此前对中欧关系的表态,中欧之间不能脱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