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军事网 · 大国博弈

俄差点就让中国上当,在订单设圈套,还好被我们一眼看穿

时间: 2023-04-01 10:47:33

 俄罗斯差点就把中国给坑了,在订单里设下圈套,要不是我们在看穿之后果断放弃,不知道要花多少冤枉钱。

12.jpg

上世纪70年代,我国的军工处于起步阶段,刚刚有了完整的国防体系。也就是在这段时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战争双方是阿拉伯联军和以色列。当时的以色列毫无防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差一点就要亡国。阿拉伯人由于决策失误,没能抓住机会,让他们有了喘息的余地。而这场战争,阿拉伯人占据很大优势,他们也不着急,等把以色列的经济拖垮,武器装备耗光,自然也能达到目的。但是,意外发生了。

不过鏖战几天,以色列的积蓄就要被打光了。可他们却没有一点溃败的意思,仍旧顶得住。而且,他们的武器装备好像迅速完成了更新。之后,阿拉伯人就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是美国在背后支持。随着美国一批又一批补给和军用物资的到来,以色列特别顽强,甚至差点就能反攻回去。尽管这场战争,双方都没达到本来的目的,但却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展现出一个事实。

据统计,当时老美的C141和C5型运输机,往返中东超过500次。可以说,没有他们大量且稳定的支援,就没有以色列的今天。这充分说明战略补给,具体来说就是战略运输机的重要性。中国当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可当时我们在这个领域的研发基本上是一片空白,战略需求又在那摆着。技术方面困难重重,我们就想直接去买,在填补空缺的同时,也能获得相应的技术。可没想到,这差点没让咱掉进坑里。

第四次中东战争,美国让所有国家意识到战略运输机的重要性。中国也不甘落后于人,可购买运输机的过程并不顺利,而且还差点被俄罗斯人算计。

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中国看上了俄罗斯的伊尔76。这种战略运输机的改进版本,载荷超过40吨,航程能到达4000公里,比老美的C141还要强。而且在当时来看没啥短板,既能军用也能民用。俄罗斯缺钱,我们有需求,双方也就一拍即合,10架伊尔76运输机从此加入中国空军。在这以后,我们才真正有了空中的后勤保障。值得一提的是,伊尔76具有强大的综合功能性,我们因此产生了新想法。

由于战略需要,我们想将一些伊尔76改装成预警机,正好以色列有一种名为“费尔康”的雷达技术,能完成这个想法。俄罗斯也没阻止,于是三方达成了合作。可万万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美国横插一脚,对以方施压,迫使他们毁约。对这事,以色列人曾说要赔偿3.5亿美金。但不管怎么样,我们的计划算是泡汤了。后来我们下定决心自主研发,以伊尔76为载体,打造出属于我们的某型预警机预警机。可同时,新的问题出现了。

33.jpg

伊尔76数量太少,不够用了。然后我们又找到俄罗斯,再次下了一笔大订单。包括伊尔78在内,一共买了38架运输机。可俄罗斯人这次却在订单中下了个圈套。当时金融危机爆发,美元贬值,本来商定的15亿美元的价格,已经无法支撑俄方完成这笔订单,于是他们要涨价。这种情况我们当然能理解,可在商议的过程中,俄方以弥补美元贬值为理由,那是狮子大开口。你有没有觉得,这场景怎么那么似曾相识呢?

在伊尔76的订单上,俄罗斯人的表现让人感到熟悉。仔细一想才发现,当年的印度,不就是这样才被坑了30亿美元吗?俄方属实不厚道,可我们的确需要伊尔76,这可怎么办?

说白了,俄方就是拿我们当“冤大头”。谁也没想到,我们心心念念的伊尔76没等来,反而因为需求太迫切被俄罗斯人“拿捏”住了。他们不一定憋着什么坏主意,一旦答应下来,谁知道后面还会不会再次涨价?这事他们可真干得出来。而且,这种受制于人的感觉,实在太难受了,于是我们果断拒绝了俄方的要求。他这么干,我们未必就没有办法,索性就把这笔订单扔到一边。

晾了他们很长一段时间后,我们再次提出了求购意向,这回我们可做好了万全准备。你不是生产困难吗?那就不用你生产,我们买现成的,也就是二手的。而且为了不再被坑,合同做的是要多细就有多细。而这回,俄方也老实了,他们本身就缺钱,这要是再玩儿点什么套路,这笔生意可真就泡汤了。就这样,我们又买到了不少伊尔76。但是,这种无奈之下做出的决定,不可能没有问题。

比如后续的维护升级,更新换代等等,还是离不开俄罗斯的束缚,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我们就把相关的研发项目一提再提,可以说是全力以赴。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Y-20横空出世。载重超过60吨,航程能达到8000公里,远远超过伊尔76。最关键的是,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战略运输机。

而如今,据说国产的涡扇20发动机已经配备到Y-20身上。这让中国在这个领域更进一步。话说回来,我们必须要感谢那些呕心沥血的科研人员,正是他们夜以继日的努力,才让我们有望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