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必须接受中国地位,印度要让西方失望了,美俄都不想闹到开战
美国必须接受中国崛起的现实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这句经典名言再次得到了验证,美国不是不懂这个道理,是不愿意交出“龙头棍”,想一直做世界老大。
但是,在美国泛化安全概念、大搞军事霸权的同时,国际社会也已经看出,多极化格局已经到来,世界早已不是一家独大的时代,美国必须接受现实。
据《日本经济新闻》3月15日报道,97岁的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在采访中敦促美国应该立即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并且承认中国的地位。
马哈蒂尔在采访中呼吁“全球南方国家”保持团结,他表示北方国家大部分是发达国家,南方国家一直被轻视,为了营造和平的世界,南方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发挥更大影响力。
马哈蒂尔担忧美国和中国的对立会伤害国际自由贸易,对新兴发展中国家经济也将造成影响,所以,他敦促美国停止敌对行为,缓和对华关系。马哈蒂尔还表示,中国在发展,美国必须接受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的时代终将到来。
不得不说,作为马来西亚的政坛常青树,马哈蒂尔的发言颇有远见,他不仅指出美国对华政策的错误,还呼吁东南亚国家向中国团结,走向亚洲的独立自主,为地区的和平稳定、经济繁荣尽一份力。
但是美国并不想要一个美好的世界,他们要的是一个属于美国的世界,这就是当下的国际政治所遭遇的困境,老大不想退,新兴国家又要追求更好的生活,当然会水火不容。类似的情况以前也发生过,后来以世界大战收尾,所以中美对抗,才让整个世界都感到不安。
中美之争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
实际上,中美竞争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数学问题,中国总人口约十四亿,美国人口只有中国的四分之一,当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达美国的四分之一时,中国就会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经济大国。
但是“龙头棍”握得太久,让美国产生了群体幻觉,华盛顿政客以为他们真的是“世界的主人”,美国是凌驾于其他任何国家的“天选之国”,所以他们当然无法接受这个数学问题,并且自以为能够改变客观规律。
美国对于中国的打压遏制并不是从近几年才开始,其实自从苏联解体,“中美蜜月期”结束后的上世纪末期,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就表过态,他认为中国的发展不可遏制。随后,小布什在2001年上台伊始,又把中国视为“战略竞争者”。他的继任者奥巴马更是声称,“如果中国人都过上美国人那样的生活,对于地球而言将是一场灾难”。再后来的特朗普和拜登,不装了,摊牌了,明目张胆地反华。
但是,客观规律无法改变,无论是哪一任总统,都无法打压中国民族复兴的决心,过度针对中国反而容易“搬石砸脚”,搞得自己下不来台。就像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对华关税政策,是美国通胀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但拜登就是不取消,因为国会那帮议员每天都在说他对华态度软弱,所以他只能硬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美国的反华政策花样很多,科技封锁、经济制裁、舆论抹黑等等,全都不奏效,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拥有最完善的产业链,国际形象也比美国要好得多。可以说,近二十年来,美国的对华打压政策是失败的。
阴谋诡计不奏效,怎么办?就只能像当初对付苏联那样,搞阵营对抗,搞军事对峙,搞经济脱钩,很可惜,美国不是当初的美国,中国也不是苏联,美国孤立中国,反而最终孤立了自己。
为什么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能笃定,中国会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因为中美两国的实力差距缩小,不只是因为中国在追赶美国,而是两国的“双向奔赴”,中国在崛起,美国却在衰落。
苏联解体让美国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同时,也摧毁了美国的民族精神,举个例子,现在的美国有97种性别,上个厕所都费劲,民族团结就更加无从谈起,美国最大的内部矛盾,就是“新美国人”和传统美式价值观之间的矛盾。
但华盛顿的政客不信这个邪,特别是亲身经历过冷战的拜登,还用冷战那一套打法对付中国。
西方寄予厚望,但印度让人失望
比如,拜登在亚太地区建立四方安全会谈、“对抗中国之弧”,以及美日韩同盟这些“小圈子”,想要全方位围堵中国,形成军事对峙。
在经济上,鼓动欧洲、日本、韩国等等经济体与中国脱钩,要把产业链“去中国化”。其中,西方对印度尤其寄予厚望,他们期待印度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但是很显然,印度要让西方失望了。
香港《南华早报》3月15日刊文称,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近期访问印度,他期待利用这个潜在的原材料市场,取代与中国的经济联系。但是印度准备好取代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了吗?那恐怕只是一厢情愿。
中国和印度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人口基数一样庞大,拥有充足的劳动力人口,西方以为这一点是成为“世界工厂”必要且充分的条件,因此,他们认为印度随时能够替代中国的经济地位。
但资本的天性不是拥护西方,而是追求盈利。西方在与中国经济“脱钩”情况下,简单地寄希望于印度庞大的人口数量,而印度却倚仗着庞大的人口基数,想要转型为市场驱动经济体,制造业前景堪忧,所以,印度无法实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期望。
实际上,中国和印度曾经都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典型代表,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国的经济体量是不分伯仲。但中国的体制优越性和战略决策,比印度要强得多。中国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积极融入全球化,发挥自身优势,成为了全球经济的发动机。近四十年时间过去,中国已然面貌一新,而印度几乎是在原地踏步。
印度想取代中国?为时过早!
尽管印度也是金砖国家组织的一员,拥有难以估量的经济潜力,但他们要把潜力变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印度政府对外资的控制不够合理,税法也并不完善,这导致国际资本对印度缺乏信心,印度的外资直接流入量占全球比重,在 2019 年至 2021 年新冠疫情期间,从 3.4% 下降至 2.8%,而中国占比从 14.5% 上升至 20.3%。
此外,2022年,中国经济规模约18万亿美元,而印度则仅有3.38万亿美元,不到中国的五分之一。在经济体量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印度经济中制造业的占比只有20%,而中国是30%,足以看出中印两国制造业的差距有多大。
印度储备银行前行长拉古拉姆·拉詹谈到中印竞争时,就非常中肯地表示:“印度要取代中国的论点还为时过早,因为印度目前的经济规模要小得多。”
所以,澳大利亚总理出访印度,寻求替代中国这个超大的原材料市场,是在缘木求鱼,澳大利亚充当美国的“打手”,打压中国这个全世界最大的原材料“甲方”,可能是好日子过够了,想讨点苦头吃。
总之,美国的“去中国化”战略注定失败,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关键地位仍旧是举足轻重且独一无二的,这一点在俄乌冲突引发的阵营对抗当中,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俄乌冲突爆发以后,美国与西方数十个国家孤立俄罗斯,一时间,大量的西方跨国企业对俄切割,西方国家的商品也撤离市场,在俄罗斯国内引发不小的恐慌。
但中俄两国同为金砖国家组织成员,“兄弟”有难,岂能坐视不理?所以,中国在俄乌冲突当中保持中立的同时,也拒绝西方制裁莫斯科的要求,帮助普京维持国家经济循环。
俄乌冲突持续一年之久,可以说,中国发挥经济影响力给予了普京最大的安全感,是俄罗斯坚决挫败北约扩张的底气,由此可见,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当中的地位,不可或缺。
撞机后紧急通话,美俄都不想闹到开战
美国最大的战略失误就是太过于霸道,导致树敌过多,在围堵中国的同时,还利用北约威胁俄罗斯,所以俄乌冲突就陷入僵局,俄罗斯和美国,谁也奈何不了谁。美国敢利用乌克兰消耗俄罗斯,但是却不敢明目张胆地跟俄罗斯摊牌,哪怕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忍气吞声”。
当地时间3月14日,美国欧洲司令部称,一架美国MQ-9无人机在黑海上空遭到俄罗斯苏-27战机的拦截,俄军战机使用了包括“抛洒燃油”在内的多种“不专业手段”,导致美军无人机坠毁。
美俄两国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拥核国家,发生任何军事摩擦,都足以让整个世界的神经紧张起来,毕竟现在俄乌冲突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万一双方发生误判,对于世界各国而言都是灾难。
值得注意的是,“撞机”事件发生后,据俄新社报道,俄罗斯国防部3月15日发布消息称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与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通电话。同一天,美国媒体也报道,俄罗斯国防部表示,当地时间15日,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与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通电话。
上一次美俄军方高层通话,还是在去年10月,那是俄乌冲突以后的首次军方交流,这次“无人机事件”发生以后,美俄两军再次密切通话,尽管仍旧是互相指责,但还能沟通,还有得谈,说明美俄两国都不想闹到开战。
俄罗斯这边不想跟美国打,因为俄乌冲突已经让莫斯科倍感压力,如果美国也下场,俄罗斯不用核武器的话,可能就只剩下挨打了。
其次,美国也不想打,华盛顿花了几百亿美元,就鼓动了乌克兰去打代理人战争,慢慢给俄罗斯放血,目的已经达到,亲自下场没有任何额外收益,反而容易激怒莫斯科,搞不好就引发核战。
另外,俄罗斯对于美国而言还有利用价值,俄乌冲突以后,拜登一系列收割欧洲的政策说明,欧盟才是美国最大的战略目标,美国一方面渲染俄罗斯带来的威胁,另一边利用北约控制了欧洲这个区域反俄同盟,换言之,俄罗斯的存在,对西方的团结有利,美国这是在拿俄罗斯“养蛊”呢!
美俄两国确实都不想闹到开战,但在一个“黑天鹅事件”频发的时代,双方要保持有诚意的沟通,才能维护脆弱的和平,如果像美国那样,出了事就谈,谈不拢就继续挑事,那么直接军事冲突就成为一种必然,战争只是时间问题。
美国再想当这个世界老大,也要以和为贵,不要动辄就是军事挑衅、政治霸凌,毕竟在一个矛盾充分尖锐的世界里,任何应激举动都有可能把世界推入深渊。
就像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所表达的一样,美国必须承认,多极化格局的世界必将到来,而中国是其中最突出的新兴国家。在过去数十年来,中国为世界的稳定和平与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绝不是任何国家或者秩序的挑战者,反而是全球稳定繁荣的维护者和推动者,美国必须承认中国的地位。
太平洋足够广阔,容得下中美两个大国,但人类文明却弱小且脆弱,容不下任何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野心,美国要想再次振兴,就必须放弃搞现代帝国主义的全球战略,以积极的面貌参与国际事务。
承认别人优秀并没有那么难,美国能够做到,也必须做到。